最近跟身边选车的朋友聊天,发现大家对增程车的需求越来越明确:既想要长续航不焦虑,又希望智能配置够用,价格还得实在。2025 年车市 “内卷” 这么厉害,想找款能兼顾这些的车型还真得好好挑挑。

动力:1.5T 增程 + 1645 公里续航,加速还快
选增程车,动力和续航肯定是要先关心的,星纪元 ES 增程版在这两块下了不少功夫,核心就是奇瑞自家研发的 1.5T 增程器,输出功率 115 千瓦,搭配国轩高科的磷酸铁锂电池组,有 34 千瓦时和 40 千瓦时两个版本 —— 别看电池容量有差异,CLTC纯电续航都是 205 公里,日常用够够的。


先说日常通勤,要是每天开 50 公里以内,纯电模式一周充一次电就行,不用老往加油站跑,用车成本比燃油车低不少。要是想跑长途,CLTC 工况下综合续航能到 1645 公里,就算从北京开到上海,中间顶多补一次能(加油或者充电),不用像有些增程车那样,跑一半就担心续航见底。


加速表现也挺惊喜,0-100 公里 / 小时只要 4.6 秒,这在增程车型里算很利落的了。比如在高速上想超车,踩下油门动力能及时跟上,不会有 “肉” 的感觉,给驾驶者的信心很足。而且它还配了云台智能底盘和雪豹四驱系统,开起来特别稳 —— 过减速带的时候,底盘能把颠簸过滤得比较柔和,不会有硬邦邦的冲击感;要是碰到雨天或者湿滑路面,四驱系统能帮着稳住车身,不会觉得飘。之前试驾的时候,就算快速过弯,车身侧倾也不明显,坐在车里不会有晃得难受的感觉。

智能:30 颗传感器 + 猎鹰辅助驾驶,后续还能升级
现在选车,智能配置跟不上可不行,星纪元 ES 增程版在这方面也没含糊,重点就是 “猎鹰辅助驾驶” 系统,硬件基础很扎实。全车装了 30 颗传感器,有超远距高精激光雷达、高精毫米波雷达,还有高清摄像头,再加上双英伟达 DRIVE 芯片,算力能到 508TOPS,这些硬件给辅助驾驶提供了不少支持。

日常开的时候,这些配置能帮上不少忙。比如在高速上,辅助驾驶能帮着保持车道,跟车距离也能自动调整,不用一直紧绷着方向盘、盯着前车;要是在城市里开车,360 度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特别实用,过窄路或者停车的时候,能清楚看到车周围的情况,不容易蹭到马路牙子或者其他车。

厂家还说计划 2025 年实现全国城市的智能驾驶辅助覆盖,这个目标听着挺让人期待的,不过具体用起来怎么样,还得等后续实际落地了看用户反馈 —— 毕竟智能不是光有硬件就行,软件调校和实际路况适配也很重要,咱们客观看待,不盲目吹也不贬低,等实际体验了才知道好不好用。

外观:极光紫显档次,尺寸够大够气派
买车先看 “眼缘”,星纪元 ES 增程版的外观设计挺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不浮夸但有辨识度。让你眼前一亮的是新出的极光紫色车身,不是那种艳俗的亮紫,而是在阳光下会有点细微光泽的质感紫,开在路上不容易撞色,还显档次。
前脸是全封闭式设计,这也是新能源车型的常见设计,看着干净利落;中间是贯穿式灯带,晚上点亮后特别显眼,再加上两侧的像素点阵式 LED 显示模块,不管白天还是晚上,辨识度都很高。

车身侧面线条很流畅,没有多余的复杂设计,看着很大气;尺寸也够实在,长宽高分别是 4945 毫米、1978 毫米、1480 毫米,轴距更是达到 3000 毫米,在中大型车里面算主流水平,光看外观就觉得空间不会小。
车尾设计跟车头呼应,也是简约风格,尾灯是贯穿式的,晚上点亮后和车头灯带形成呼应,整体看着很协调。不像有些车型为了追求运动感,加了很多夸张的扩散器或者尾翼,星纪元 ES 增程版的外观更偏向 “稳重耐看”,不管是年轻人开,还是家用、商务用,都挺合适。

内饰:双辐方向盘显年轻,配置实用不花哨
坐进车里,第一感觉是 “舒服不压抑”,环抱式的座舱布局,让人坐在里面有种被包裹的安全感,不会觉得空旷。中控台没做太大改动,但布局很合理,常用的功能按钮都在顺手的位置,不用翻好几层菜单找。

值得说的是细节变化:取消了以前的贯穿式镀铬装饰,换成了新样式的双辐方向盘,看着更年轻、更有现代感,握在手里的手感也不错,不会觉得滑或者硌手。仪表盘和中控屏的搭配也很实用,8.2 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显示清晰,车速、续航这些关键信息一眼就能看到;15.6 英寸的 2.5K 悬浮式中控屏,分辨率高,操作起来也不卡顿,不管是导航、放音乐,还是调空调,都很方便 —— 就算是不太会用智能设备的长辈,教两次也能上手。


配置上也挺实在,比如零重力座椅,坐上去能把身体托得很稳,长途开车或者坐车,不容易腰酸背痛;透明底盘刚才在智能部分提过,这里再补一句,停车的时候能看到车底的情况,比如有没有小石子或者凹陷,能避免很多麻烦。整体内饰没有堆太多华而不实的配置,都是日常能用得上的,这种 “实用主义” 还挺讨喜。

车内空间:轴距 3 米,后排宽敞能装
刚才说过车身尺寸,轴距 3000 毫米可不是白给的,车内空间表现确实让人满意。先看前排,调整好驾驶位后,头部还有一拳多的距离,就算身高 185 厘米的人坐进去,也不会觉得顶头;腿部空间也够,踩油门、刹车的时候,膝盖不会觉得挤。

重点说说后排,这才是家用车的重点。前排座椅调到合适位置后,后排膝盖离前排座椅还有两拳多的距离,想跷二郎腿完全没问题;头部空间也够用,不会因为车顶线条压抑。就算坐三个成年人,也不会觉得挤得慌,中间的人不用把腿蜷着 —— 很多车型后排中间有凸起的地台,星纪元 ES 增程版没这个问题,中间乘客的脚能放得很舒服。

储物空间也很够用。门板上的储物格能放三四瓶水,还能塞把雨伞;中控台下面有个大储物盒,钱包、钥匙、充电线这些小物件都能放进去,盖上盖子还不影响美观;后备箱空间更不用愁,放两个 28 寸的行李箱,再塞个婴儿车或者露营装备,还有富余的地方,一家人自驾游完全够装。


安全:主动 + 被动防护,开车坐车都放心
安全是底线,星纪元 ES 增程版在这方面做得挺全面。先看被动安全,高强度车身结构,从框架到车门,都用了不少结实的材料,关门的时候能听到 “嘭” 的一声闷响,不是那种轻飘飘的 “咔嗒” 声,让人觉得心里踏实。车内还装了多个安全气囊,能覆盖前排和后排,万一发生碰撞,能起到不少保护作用。

主动安全功能也很实用,比如 FCW 前碰撞预警,要是前面有车或者行人离太近,会及时提醒你;AEB 自动紧急制动更关键,要是没及时反应过来,系统会自动刹车,能减少不少事故风险。还有 LDW 车道偏离预警和 LKA 车道保持辅助,开高速的时候要是不小心偏离车道,方向盘会轻轻震动提醒,还能帮着把车拉回原车道,避免因为分心出问题。

这些安全配置不是 “噱头”,日常开车真能用上。比如有时候在市区跟车太近,没注意前车刹车,FCW 会先提醒,要是还没踩刹车,AEB 就会介入,这种 “双重保障” 能让人安心不少。


总结:适合谁买?值不值得等?
综合来看,2025 款星纪元 ES 增程版算是一款很 “懂用户” 的车型:16.28 万起的指导价,加上 11 月的购车权益,性价比很高;1645 公里的综合续航解决了续航焦虑,4.6 秒的加速和云台底盘保证了驾驶体验,智能配置和空间也能满足家用需求。
它特别适合两类人:一是想换新能源车,但担心续航不够的消费者,CLTC纯电 205 公里够日常,综合续航够长途;二是家用为主,需要大空间、高配置的家庭用户,后排宽敞、储物能装,安全配置也到位。

不过有两点要客观说:一是增程系统的实际油耗,官方数据不错,但实际开起来,比如堵车或者高速多的路况,油耗怎么样还得看用户反馈;二是智能驾驶辅助的全国覆盖计划,2025 年实现是目标,具体效果还得等落地。建议大家先去家门口的4S店真实体验,再结合自己的需求决定 —— 毕竟买车是大事,多了解、多对比,才能选到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