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广东医科大学怎么样?高水平医科院校,国际影响持续提升

两间草棚,34万元经费,213名学员,一批来自中山医学院的“开拓者”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仅用三个月的世间便开启粤西高等医学

两间草棚,34万元经费,213名学员,一批来自中山医学院的“开拓者”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仅用三个月的世间便开启粤西高等医学教育的基业,建成广东省“基层医生的摇篮”——广东医科大学。

这所脱胎于中山医学院的高等学府,在66年峥嵘岁月中虽三易校名,却不易初心。历代广东医人秉承“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精神,以德才兼备的名师队伍,推动广东医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立德树人,师资为先。广东医现有专任教师1411人,包括院士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国家杰出青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50%;他们既教化育人,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指明方向;也参与科研攻关,以实践中得到的新理论、新方法反哺学科建设,培育一流人才。

目前,广东医已经形成合理的学科体系,现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攀峰重点学科、省优势重点学科、省特色重点学科等多个学科全面发展。临床医学、药理学及毒理学、生物学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临床医学更是进入全球前3‰。

各学科的勃勃生机,顺势带动了专业建设的“与时俱进”。广东医累计设有本科专业41个,覆盖医、理、工、文、法等7大学科门类。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等4个专业相继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广东医快速对接“朝阳产业”,于国内率先新增海洋药学专业,发掘“深蓝宝藏”,服务国家海洋大健康需求,为怀有“医学梦”的考生提供更前沿的选择。

高质量的本科教学不能仅依靠专业建设,更应以高水平科研平台为基地。为此,广东医专门建立1万多平方米、设备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6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合作教学机构遍布广东各地,形成了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

以为优质平台为依托,广东医师生不断提升学术素养与科技创新能力,仅最近8年内,广东医累计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4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2244篇。

此外,广东医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海内外50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中芬应用科学大学联合会等国际组织,实施本科双学位、国际硕士项目,不断扩大对外交流的“朋友圈”,为师生走出校园、拓宽国际化视野搭建舞台。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医科院校,广东医科大学在高等医学教育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其卓越的教学质量不仅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个人成长的无限可能,也为粤西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独有贡献。推荐同学们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