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座椅如同移动沙发,试驾天籁鸿蒙座舱,华为加持,实力如何?

你还记得上一次惬意地坐进一台车里,那座椅柔软得如同自家客厅那套精心挑选的沙发,整个人瞬间被包裹,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温柔地

你还记得上一次惬意地坐进一台车里,那座椅柔软得如同自家客厅那套精心挑选的沙发,整个人瞬间被包裹,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温柔地卸下,这种美妙的感觉是在什么时候吗?对于众多在车海中驰骋多年的老司机而言,答案十有八九就是“天籁”。这个标签,日产稳稳地背了快二十年了,它就像天籁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一提到它,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舒适、惬意的画面。

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早已今非昔比。仅仅拥有一张像沙发般舒适的座椅,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现在的年轻人,充满活力与追求,他们对汽车有着更多元化的期待;而像你我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在购车时考虑的因素也不仅仅是“舒服”二字。我们会在心底反复盘问:这车机系统运行起来会不会卡顿,就像老旧的电脑一样让人抓狂?导航功能是否精准好用,能否在复杂的路况中准确无误地指引我们前行?语音识别系统能不能精准地听懂我们说的每一句话,真正实现人机之间的无缝交流?手机与车机连接起来方不方便,能不能快速地共享各种信息?尤其是当后排的娃闹腾起来,像个小魔王一样搅得车内不得安宁时,有没有什么神奇的功能能让他瞬间安静下来,还我们一片宁静的空间?

瞧瞧眼前这台闪耀登场的“天籁·鸿蒙座舱”,它带着满满的答案,自信地向我们走来。简单来讲,它本质上还是一台我们熟悉的燃油版天籁,但在其核心部位——智能座舱系统上,却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升级,换上了华为全新的鸿蒙座舱。你可以尽情发挥想象,把它看作是一个身着笔挺西装、打着精致领带的传统绅士,浑身散发着沉稳与优雅的气质。可突然有一天,他戴上了一副新款的智能眼镜,这副眼镜可不简单,它不仅赋予了绅士与他人畅快聊天的能力,还能贴心地帮他订餐厅,让他无需为寻找美食而烦恼;能根据他的心情播放动听的音乐,营造出惬意的氛围;甚至在面对哭闹的孩子时,也能施展魔法般的手段,把孩子哄得开开心心。这种传统与现代的混搭,就像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让人忍不住心生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试一试,看看它究竟能带来怎样别样的体验。

以往提及天籁,其设计风格总给人留下一种“好好先生”的刻板印象,那种温吞、内敛,甚至略显乏味的特质,仿佛是它难以撕下的标签。然而,这次全新亮相的新车,却好似脱胎换骨,彻底打破了人们对“天籁”的固有认知。

先看那全新的“V-Motion无界之翼”格栅,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赋予了整个前脸前所未有的开阔感与大气感。这一体化的进气格栅设计,绝非徒有其表,在实用功能上同样表现卓越。它不仅优化了散热效果,让发动机在长时间运转时也能保持稳定温度,而且有效降低了风噪,为车内营造出更为静谧的驾乘环境。更为关键的是,它宛如给整张脸注入了灵魂,让车辆瞬间显得精神抖擞,充满活力。与之相呼应的“双子星LED大灯”,宛如一双锐利而深邃的眼眸,再配上上方那如璀璨星河般的“天际星环贯穿灯”,当夜幕降临,灯光点亮之际,极高的辨识度瞬间呈现,一种流光智美的视觉盛宴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这种设计,相较于那些单纯依靠夸张造型来博眼球的车辆,无疑显得更为高级、更具内涵。

移步至车身侧面,便能真切感受到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官方宣称其遵循了0.618的黄金分割比例,起初我对此还心存疑虑,然而当我亲自(好吧,是凭借目测)比划一番后,不得不惊叹于这一比例的精妙运用。从前翼子板流畅地延伸至尾灯边缘的腰线,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为车身勾勒出优雅的轮廓。再配合两倍轮高比、三倍轮轴比的精妙设计,即便这台车长度将近5米,却丝毫不见臃肿之态,反而呈现出一种蓄势待发的动感姿态,仿佛随时准备飞驰而去。而且,小转弯半径的设计堪称贴心之举,对于每日穿梭于城市拥堵道路,频繁面临窄路掉头、停车入库难题的都市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自如。轮毂方面,更是贴心地提供了两种选择:17英寸的低风噪款,主打静谧与节能,适合追求平稳舒适驾驶体验的消费者;19英寸的多幅运动款,则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满足那些渴望展现个性与激情的驾驶者的需求。我个人对19寸轮毂情有独钟,当它与羽砂灰或者幻影紫这两个全新颜色搭配在一起时,开在路上,绝对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避免“撞衫”的尴尬。

车尾的设计,走的是简约而不简单的路线。一体式的保险杠造型,摒弃了繁琐的装饰,让整个尾部看起来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拖沓之感。“寰宇红宝石尾灯”更是车尾的一大亮点,其内部结构复杂而精致,犹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当灯光点亮后,层次感十足,仿佛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且,它还配备了全天候常亮式灯组,即便在白天,也能保证极高的辨识度,既提升了行车安全性,又兼顾了美观性,可谓一举两得。

当你轻轻拉开天籁的车门,缓缓坐进驾驶座,刹那间,你便能真切领悟到何为“智能家居内饰风格”的精妙所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宛如悬浮于座舱之中的巨大15.6英寸中控屏,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科技的光芒,稳稳占据着整个座舱的视觉中心位置,成为车内吸睛的存在。

目光下移,在屏幕下方,竟还精心保留了一排实体按键。要知道,在如今这个追求极致简约的时代,很多品牌为了迎合所谓的潮流,过度追求极简风格,将所有功能一股脑儿地塞进屏幕里。结果呢,当你在开车途中,想要简单调个空调温度,都得低头在屏幕上捣鼓半天,不仅操作不便,还极大地分散了注意力,增加了行车风险。而天籁却独具匠心,保留了一些高频使用的物理按键。这些按键布局合理,触感清晰,让你在驾驶过程中,视线无需离开路面,仅凭手指的触感就能轻松完成盲操,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默默守护着你,安全感油然而生。

再伸出双手,轻轻触摸你所能触及的地方,比如那握感舒适的方向盘,触感细腻的门板,以及质感十足的中控台……你会发现,超过90%的区域都被软性材质精心包裹着。这种材质带来的细腻、温润触感,如同轻抚着柔软的丝绸,会让你瞬间忘却自己正身处一辆二十来万的车内,恍惚间,仿佛置身于更高级别的豪华座驾之中,尽享尊贵与舒适。而且,这套内饰在环保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做到了“0甲醛”。对于家里有老人小孩的朋友来说,这份对健康的贴心关怀,比任何华丽的装饰都来得实在,让人倍感安心。

说实话,在试驾之前,我对天籁的这套满血鸿蒙座舱5系统是心存疑虑的。毕竟,在汽车市场上,很多车企都宣称自己的车机“媲美手机”,可当你真正上手体验时,卡顿、死机、识别错误等问题却接踵而至,分分钟让你对所谓的“智能车机”大失所望。但天籁这套系统却真的与众不同,它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顺”。其操作逻辑完全复刻了华为手机和平板,卡片式的界面布局简洁明了,各种信息一目了然。你想干什么,直接点击相应的卡片即可,根本不需要像在其他车机上那样,去翻层层叠叠的菜单,浪费时间和精力。官方将这种设计称为“零层级菜单设计”,说白了,就是让你无需花费任何学习成本,就能轻松上手,尽情享受智能科技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当然,作为一台以舒适性著称的天籁,座椅的工艺与车内空间的布局设计,永远是绕不开的核心话题。日产那闻名遐迩的“大沙发”名号,在这代车型上迎来了4.0版本的全面升级。座椅采用了精心设计的十层复合结构,每一层都经过反复调试,填充物软硬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让你在长时间驾驶或乘坐时不易感到疲惫,又不会软塌塌的,让你一坐上去就仿佛陷进了一个无法起身的“温柔陷阱”;座椅表面选用的是轻奢级的微孔真皮材质,这种材质的透气性极佳,夏天的时候,即便外面骄阳似火,车内温度较高,你也不会觉得闷热难耐,汗水不会黏在皮肤和座椅上;到了冬天,座椅加热功能一开启,暖意能迅速渗透到每一寸接触面,让你很快就感受到温暖。

让我倍感惊喜的则是那个60mm的气动腿托。当进行长途驾驶时,只需轻轻按下按钮把腿托升起来,整个腿部就能得到承托,那种从脚尖到大腿根部的放松感,就像给腿部做了一场深度SPA,真的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舒适是何等的难得;副驾驶位置更是被赋予了“女王座”的美誉,除了拥有和主驾驶一样舒适的腿托,以及通风、加热、按摩这些常规的舒适配置外,居然还贴心地配备了一个柔光美颜化妆镜!长途出行前,女神们可以随时坐下来,对着镜子补个妆,让自己时刻保持精致美丽,这种满满的仪式感,直接将出行体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空间方面,这代车型更是将“得房率”做到了惊人的84.1%。什么叫得房率呢?简单来说,就是你能实际使用的空间占整车体积的比例。这个数字或许看起来有些枯燥,但实际感受却非常直观:前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都十分充裕,即便是身高1米8的大高个坐进后排,也能轻松地翘起二郎腿,丝毫不会觉得局促。不仅如此,车内的储物空间也设计得十分巧妙,各种小物件都能找到合适的存放位置。

聊完了静态感受,咱们终于要正式开启这段充满期待的试驾之旅,去感受这台天籁在动态行驶中的独特魅力了。这台天籁的动力心脏,堪称汽车界的黑科技结晶,是一台2.0T的VC-turbo超变擎发动机。它可不是市面上那些普通的2.0T发动机,其核心技术亮点就在于“可变压缩比”这一革命性设计。它就像一个聪明的小机灵鬼,能在8:1(高性能模式)到14:1(高效能模式)之间进行无级切换。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通俗地讲,就是这台发动机既能像猛兽一样“猛”,给你带来激情澎湃的驾驶体验,又能像精打细算的小管家一样“省”,为你节省每一滴燃油。当你深踩油门,渴望释放速度与激情时,发动机会迅速切换到低压缩比状态。此时,它就像被唤醒的猛兽,爆发出高达243匹的马力和371牛·米的峰值扭矩。强大的动力瞬间传递到车轮上,推背感如同汹涌的潮水般说来就来,让你在高速超车时信心爆棚,轻松超越前车,尽享驾驶的畅快淋漓。

而当你在市区拥堵的路况下匀速巡航时,它又会自动切换到高压缩比模式。此时,它就像一位沉稳的节能大师,尽可能地降低燃油消耗,为你的钱包“减负”。

我在试驾过程中,特意用心去体验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起步时,只需轻点油门,车辆就像离弦之箭般迅速响应,中段加速也非常轻快,完全没有传统燃油车那种拖沓、迟缓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你的掌控之中。而在高速上,当我以120码的速度巡航时,发动机转速很低,车内安静得如同置身于静谧的图书馆,只能听到轻微的风声和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而且油耗表现也相当不错,让我在享受驾驶乐趣的同时,也不用为高昂的油费而担忧。

底盘方面,其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架组合,这种经典且成熟的悬架结构,为车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支撑。再加上全框式副车架的加持,如同为底盘打造了一个坚固的框架,有效提升了车身的刚性和稳定性。而铝合金三角臂的运用,不仅减轻了簧下质量,让车辆的响应更加迅速,还凭借其出色的强度,进一步保证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滤震能力。

整体调校依然是典型的天籁一直传承的风格——舒适至上。当车辆缓缓驶过减速带时,那种原本可能会带来的强烈颠簸感,被巧妙地化解成轻柔的起伏,仿佛车辆是在柔软的云朵上滑行。即便是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行驶,震动也会被处理得十分柔和,不会给车内人员带来那种生硬的冲击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移动的舒适小窝。

但你可千万别以为它就是个只注重舒适、毫无操控可言的“软脚虾”。在过弯时,它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车身的侧倾被控制得相当到位,没有那种大幅度的倾斜,让驾驶者能够信心满满地应对弯道。而且,转向手感也比较精准,方向盘的每一次转动都能清晰地反馈到车轮上,不会让你觉得这车笨重难操控。

可以说,这款车在舒适和操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既能满足你对“大沙发”般舒适乘坐体验的期待,让你在长途旅行中也能轻松惬意;又不会让你在驾驶时感到乏味,能让你在享受舒适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操控的乐趣。

在安全性能方面,天籁这款车始终以卓越表现赢得消费者信赖,堪称同级车型中的安全标杆。其车身结构采用超高强度钢材打造,关键部位钢材强度高达1500MPa,配合先进的碰撞吸能设计,形成固若金汤的被动防护体系。更值得称道的是,车辆搭载的10项主动安全技术形成全方位防护网,其中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系统可实现0-140km/h自动跟车,车道居中保持功能通过高精度摄像头实时修正行驶轨迹,而主动刹车系统则能在检测到潜在碰撞风险时自动介入制动。这些智能配置在高速公路长途驾驶时,可大幅降低操作强度;在拥堵路况下,又能有效预防追尾和剐蹭事故,真正做到全天候、全场景的主动守护。

总的来说,这台搭载鸿蒙座舱的天籁轿车,在我深度体验后,给我的整体感受是一场回归汽车本质的胜利。它没有像一些新势力品牌那样,盲目地堆砌那些看似炫酷却实用性欠佳的科技概念,而是稳稳地抓住了自身在舒适性方面的核心优势,将座椅的柔软度、车内空间的静谧性等细节都做到了极致。在此基础上,它用一套真正好用、易用的智能座舱系统,巧妙地弥补了过去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各种概念层出不穷的浮躁时代,这样一台既保留了汽车本质魅力,又具备实用智能科技的轿车,或许正是我们内心深处真正所需要的。它不追求表面的浮华,而是注重内在的品质和体验,让我们在驾驶过程中感受到真正的安心与愉悦。所以,如果你正在B级车市场里犹豫不决,面对众多车型难以抉择,不妨找个时间去试驾一下这台天籁。我相信,当你缓缓坐进那个柔软得如同沙发一般的座椅,与那个聪明伶俐的语音助手轻松地聊上几句,再开着它平稳地驶过一段城市道路,感受着它出色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后,你心中自然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