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南昌世界VR产业大会上的一幕让人印象深刻:南昌航空大学研发的 “低空域无人机VR飞训系统” 从众多参赛成果中脱颖而出,作为唯一独立申报的高校入选全国十大虚拟现实产业重要创新成果,千余名爱好者和企业客户排起长队体验,连媒体都争相报道。
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这所学校为何能在热门领域独占鳌头?它的实力究竟藏在何处?对即将填报志愿的考生来说,又意味着怎样的成长机遇?

其实,南昌航空大学的亮眼表现绝非偶然,而是长期积淀的科研硬实力的集中爆发。对考生和家长而言,一所学校的科研实力从来不是抽象的荣誉,而是能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的“真金白银”。
这所学校拥有国家实验室江西创新中心、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等40余个科研平台,仅聚焦低空技术的省部级平台就有 30 个,更获批1000万元经费建设江西省低空技术与工程学科交叉中心,自主设置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已正式备案。更难得的是,昌航从不搞“闭门造车”,与航空工业成飞、洪都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成立低空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构建 “政产学研用金” 一体化平台。

试想,在这里求学,学生能接触到的不是过时的课本知识,而是产业一线的真实需求,能参与的是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技术转化实践,这种沉浸式的科研体验,无疑会成为未来求职或深造的“加分项”。
科研与平台的背后,是该校紧扣时代需求的鲜明办学特色,这正是考生未来发展的“定心丸”。作为新中国最早的六所航空院校之一,南昌航空大学的“航空国防”特色是深入骨髓的发展基因。
在低空经济大热的当下,学校迅速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核心,联动电子信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打造 “航空+”学科群,拟新增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等3个本科专业和8个微专业,43个航空类本科专业中15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覆盖了低空经济、航空制造等关键领域。

而所有的特色与优势,最终都要落到人才培养上,这正是南昌航空大学最打动人的核心竞争力。昌航深知,对年轻人来说,大学不仅是学知识的地方,更是练本领、长见识的平台。为此,学校超常规成立低空经济未来技术学院,组建“UAV 实验班”,用“四制五结合”的创新模式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把VR飞训系统这样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高仿真场景中锤炼实操能力。

站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考生和家长看重的无非是:学校是否有实力、专业是否有前景、学习是否有收获、未来是否有保障。南昌航空大学用过硬的科研实力、鲜明的行业特色、完善的培养体系,给出了让人满意的答案。它不只是一所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高校,更是一所能紧跟时代步伐、赋能学生成长的“梦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