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又搞了个大新闻——她和环保组织“反抗灭绝”的同伴们,直接把威尼斯大运河给染成了亮绿色。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直接炸锅了,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气得直跳脚。 事情是这样的,通贝里和36名同伴在里亚托桥和汽船上,往运河里倒了一种叫荧光素的绿色染料。这染料一入水,原本灰扑扑的运河瞬间变得像翡翠一样,连游客都看懵了。环保组织解释说,这染料是无毒的,常用于追踪水流和监测泄漏,不会对生态造成威胁。他们这么做,是想“引起人们对气候崩溃的关注”,毕竟最近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刚结束,各国在淘汰化石燃料上没啥实质进展,他们急了。 可威尼斯的官员和当地人可不买账。威尼托大区主席卢卡·扎亚直接开炮,说这是“对城市历史和脆弱性的不尊重”,还警告“可能对环境有后果”。毕竟,威尼斯的运河可不是普通水沟,它承载着千年历史,连砖缝里都刻着文艺复兴的痕迹。更别说,运河的水质本来就脆弱,万一染料真有啥隐患,谁担得起责任?警方也迅速行动,给通贝里和其他参与者下了48小时禁入令,还每人罚了150欧元。 这事儿一出来,网友们的评论简直比运河的水还热闹。有人觉得环保组织“出发点是好的,但方法太极端了”,毕竟用染绿运河的方式抗议,更像是在博眼球,而不是真正解决问题。还有人翻出通贝里之前的“黑历史”——比如她曾因参与向加沙运送物资被以色列拘留,被关在虫鼠滋生的牢房里,连饮用水都不够。有人觉得她“是真敢拼”,也有人质疑她“是不是在作秀”。 其实,环保这事儿,大家心里都明白重要。气候崩溃、生态恶化,这些词儿听着都吓人。但问题在于,怎么抗议才有效?是像通贝里这样“搞大动作”,还是通过更理性、更科学的方式推动改变?毕竟,环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也不是靠一两次“行为艺术”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政府、企业、公众一起努力,需要政策、技术、教育的多管齐下。 通贝里的行动,或许能短暂吸引眼球,但也可能让真正的环保议题被情绪淹没。就像威尼斯的运河,被染绿的那一天,大家讨论的是“谁该负责”,而不是“我们该怎么保护环境”。这多少有点本末倒置了。 所以,你觉得环保抗议该用什么方式?是像通贝里这样“大胆出格”,还是更理性、更温和?或者,你有没有更好的主意?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说不定你的想法,就能成为改变世界的起点呢! (案例来源: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