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我军截获了一匹战马,然而当贺龙在得知这匹马的特征后,心中大惊,他当即下令:派一个师也要找到马的主人! 贺炳炎于1913年2月5日出生在湖北宜都江家湾一个贫苦农家,早年丧母,从11岁起给人放牛,后学过篾匠、杀猪和打铁等手艺。他性格刚烈,常为穷苦孩子出头。1929年16岁时,他遇见贺龙率领的红军队伍,手持柴刀要求加入。贺龙见他身材结实,让他演示刀法,他动作迅捷有力,于是贺龙收下他并改名贺炳炎。从此贺炳炎跟随贺龙转战湘鄂西地区。1930年,他担任班长,在一次送信任务中,归途遭遇敌人,他藏身树丛,用手榴弹炸乱敌阵,然后用大刀砍倒数人,擒获47名敌兵。贺龙得知后表扬他胆大心细。此后贺炳炎屡立战功,升任连长、营长。 1935年冬天,在云南瓦屋塘战斗中,贺炳炎率部冲锋,右臂被重机枪子弹击中,骨头粉碎。军医在缺医少药条件下,用锯子锯掉他的右臂。他咬紧毛巾坚持手术结束,醒来后询问马匹情况。那匹伊犁马通体雪白,右眼上方有棕色斑点,是他从战场缴获的骏马。从此这匹马成为他的坐骑,伴随他穿越山地河流。贺炳炎断臂后,用左手练习持刀射击,每天绑沙袋练臂力,射击瞄准树叶,一发命中。半年后左手枪法超过以往。他在贺龙指挥下,率部攻克敌据点,缴获大批武器。1947年前,贺炳炎升任旅长,继续在西北战场作战。 贺龙1896年出生于湖南桑植,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领导湘鄂西根据地建设。他率部转战多地,建立红军队伍。贺炳炎加入后,贺龙视他如子弟兵,常教导战术。两人共同经历长征和抗日战争。贺炳炎在抗日时期率部打击日伪军,破坏交通线。1945年后,转入解放战争,贺炳炎所属部队参与西北战役。贺龙作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指挥多场战斗。贺炳炎的勇猛作风在部队中闻名,他断臂不减战斗力,多次带头冲锋。 1947年4月,陕北战场上,解放军缴获一匹白色战马,特征是右眼上方棕色斑点。贺龙在司令部查看报告后,确认马匹细节,通过电话联系前线,下令廖汉生率一个师寻找贺炳炎。廖汉生集合部队,分散搜索战场区域。贺炳炎三天前率部追击国民党溃军师长,炮弹爆炸导致白马惊慌,他被甩落,右腿骨折。他爬进岩缝躲藏,敌军一个连包围过来。他检查驳壳枪,只剩7发子弹,将最后一颗留给自己。 廖汉生部队抵达现场,从山坡冲锋,击溃敌军。搜索队扒开碎石,发现贺炳炎。他被抬上担架送回后方。归队后,贺龙见他伤势,用马鞭敲击桌角,警告再丢马就打断另一条腿。这次营救动用整师兵力,成为西北野战军中的事例。白马被牵回,士兵喂养它。贺炳炎腿伤用夹板固定,继续指挥部队。 这次事件源于贺炳炎与白马的长期关系。那匹马自1935年后伴随他作战,贺炳炎视马为伙伴。1947年西北战场形势复杂,国民党部队溃败,解放军推进迅速。贺龙下令反映出对部下的重视。廖汉生作为副手,执行搜索任务,确保贺炳炎安全返回。 半年后,1948年2月底,宜川瓦子街战役展开。第一纵队在贺炳炎指挥下隐蔽集结。国民党整编二十九军以数倍兵力进攻,贺炳炎率部坚守阵地。部队在雪地筑墙,多次反击。阵地反复争夺,贺炳炎调整火力,部队坚守48小时,为主力合围提供时间。战斗后,战士在雪中找到昏迷的贺炳炎,他左手握刀冻在战壕。战役消灭敌军多个师。 1955年9月,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衔仪式。贺龙为贺炳炎佩戴中将军衔肩章,低声提到白马安置在后方。贺炳炎泪流满面。授衔后,贺炳炎担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白马安置后方,继续饲养。贺炳炎健康状况因长期作战积累伤病而下降。 1960年7月1日,贺炳炎在成都病逝,享年47岁。贺龙题写挽联:卓越功勋传千秋,革命精神永长存,并在后添加三个字:我的兵。那匹白马得知主人去世,哀鸣几天后绝食而亡。贺炳炎一生参加多场战役,贡献突出。他的事迹在党史资料中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