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十国再次联合行动,争夺6G标准控制权!外媒:为时已晚了 2024 年巴塞罗那的

十国再次联合行动,争夺6G标准控制权!外媒:为时已晚了 2024 年巴塞罗那的一场国际大会上,美国牵头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十个国家发布联合声明,高调争夺 6G 标准控制权。 这份声明强调安全、隐私保护和全球主导权等原则,虽未直接点名,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其针对性 —— 试图避免 5G 时代中国企业主导的局面重演,想在 6G 规则制定上先划好 “圈子”。 可这波联合行动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来外媒普遍质疑 “为时已晚”。原因很简单,6G 标准不是一张可以随意涂鸦的白纸,而是建立在 5G 技术积累之上的升级迭代,而中国在 5G 时代打下的基础早已超出想象。 目前全球 5G 基站数量中国占比过半,用户规模突破数十亿,完整的产业链从设备制造到商用落地形成闭环,这些都为 6G 研发提供了天然优势。 技术专利的硬实力更是无法忽视的关键。数据显示,中国 6G 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 40.3%,稳居世界第一,而且大多是含金量极高的核心发明专利。 从 2018 年开始,中国就启动了 6G 系统性研发,工信部与科技部协同发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合力,在星地融合、全频段传输等关键领域不断突破。 北京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团队研发的 “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用一根芯片就能实现 0.5GHz 到 115GHz 全频段灵活调谐,直接攻克了 6G 跨频段传输的世界性难题。 反观十国联盟,看似阵容强大,实则问题重重。联盟内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自怀揣利益诉求,合作难以真正深入。 美国主导的 Next G 联盟成立多年,落地项目寥寥无几;去年新成立的 AI-RAN 联盟虽成员破百,但大多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离大规模商用差距甚远。更有意思的是,联盟中不少国家曾在 5G 时代跟风限制中国企业,结果导致自身网络建设成本飙升、进度滞后,英国运营商就私下抱怨,禁用华为设备后网速下降,后续补课花费了巨额资金。 标准制定的核心舞台 3GPP 组织中,中国的话语权早已不可同日而语。2025 年作为 6G 标准元年,3GPP 启动的 Release 20 研究项目中,中国代表团提交的技术报告涵盖信道模型、AI 原生架构等关键方向,得到广泛关注。 中国电信牵头的 “6G 系统计费研究” 项目已正式获批,成为 3GPP 框架下首个 6G 计费类标准项目,标志着中国在标准制定中从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 外媒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6G 标准争夺本质是技术实力和产业生态的较量。中国凭借 40% 以上的专利占比、全球最成熟的 5G 商用基础、持续突破的核心技术,已经在这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十国联盟想靠一纸声明就改写格局,显然低估了技术积累的重要性。 未来的 6G 时代,标准制定终将回归技术本身,那些实打实的专利、成熟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需求,才是决定话语权的关键,这也是 “为时已晚” 背后最硬核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