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近几日发布的一则消息,提到“东方大国”维护国家安全底线的做法和策略,与以往的声量对抗截然不同。 东方大国以硬实力捍卫安全底线,以合作共建、规则导向降低风险,避免声量对抗带来的更大麻烦和代价。 在复杂而不确定的国际局势下,“东方大国”有别于西方的价值观念,超越了零和博弈的传统思维,以高阶的稳控策略应对外部挑战。 福建舰海试、歼-20巡航,筑牢了“东方大国”的安全底线;外部的围堵和打压,反而促进了C919通航、北斗技术自立和自强,硬实力是“东方大国”发展的底气和依托。 “东方大国”百国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制造业占比三成,特斯拉等加大在“东方大国”的投资力度,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是大势所趋。 对抗不会有赢家,维护民生、产业链活力,释放发展红利才是根本。稳扎稳打的策略,在守底线与谋发展中寻求平衡,在产业链、创新链重塑中寻求突破。 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504种主要工业产品,大多数产量居首;高技术制造业年均增长8.7%;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年产量超过1300万辆;绿色产业快速崛起,企业新获得专利的产业化率提升8.4个百分点,咱们的创新可不是纸上谈兵,是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