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法治护航成长 家校共解“育儿惑”——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关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公开课温暖开讲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邢阿兴

“原来打骂孩子不只是‘管教’,还可能触犯法律?”“以后得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不能再凭脾气教育了。”11月21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关小学多功能报告厅内掌声阵阵,一场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下的家校共育与责任成长”为主题的家庭教育指导公开课圆满落幕。郑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郑州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研究员程龙、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副主任、东关小学法治副校长杨潜,东关小学党总支书记陈丽红及一二年级家长共同参与,在温情互动与深刻反思中,解锁科学育儿的“法治密码”。

“做父母是一场修行,家庭教育不是‘管’出来的,而是‘陪’出来的。”讲座伊始,杨潜以“如何成为合格父母”引发家长共鸣。他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核心条款,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家庭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从心理疏导、亲子沟通、习惯养成等方面,为家长梳理科学教育的核心方向。“孩子哭闹时先共情,再讲道理,比批评指责更有效。”杨潜分享的实用技巧,让现场家长频频点头。

谈及“拒绝暴力管教”这一核心话题,杨潜结合典型案例展开剖析。“有的家长认为‘打是亲骂是爱’,但这种‘为你好’的暴力管教,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他援引《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家庭暴力的隐蔽性与危害性,“未成年人的个体差异应当被尊重,暴力教育只会适得其反,给孩子留下一生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案例分享引发家长深刻反思。“之前孩子写作业拖拉,我忍不住打了他手心,现在想想特别后悔。”一位妈妈红着眼眶说,“以后要学着控制情绪,用沟通代替打骂。”另一位父亲坦言:“一直觉得管教孩子是父母的‘权利’,今天才知道,这种权利不能越界,法律和爱才是教育的底线。”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杨潜引用这句话强调童年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成年人的许多问题都能追溯到童年,家长应坚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用科学方式守护孩子的身心健康。他呼吁家长主动提升教育能力,履行监护职责,加强与孩子、学校的沟通,共建和谐家庭。

活动现场,郑州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研究员程龙对此次公开课给予高度肯定:“活动将法治教育与家庭教育深度融合,既普及了法律知识,又传递了科学育儿理念,为家校共育搭建了优质平台。”东关小学书记陈丽红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家校合作,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让法治精神浸润家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保护屏障。

整场讲座既有法律条文的专业解读,又有温情脉脉的对话交流,更有家长们的真诚反思。家长们纷纷表示,此次公开课干货满满,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教育方法,更深刻认识到自身的监护责任,未来将用更科学、更温和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法治护航,家校同心,这场充满温度与力量的公开课,正为孩子们的美好童年注入坚实的守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