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航母体系协同进阶。作为中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近日顺利开展,标志着这艘国之重器向形成完整战斗力迈出关键一步,中国海军"三航母时代"的作战体系拼图愈发完整。此次实兵训练中,福建舰与延安舰、通辽舰等舰艇组成编队,密集开展编队航行、舰机联合搜救、舰载机起降等多科目演练,有效检验了舰机协同与编队应急处置能力。歼-35隐身舰载机、歼-15T弹射型舰载机、歼-15DT教练机及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等多型装备陆续完成多架次电磁弹射起飞和着舰,进一步验证了福建舰电磁弹射、回收系统的可靠性与舰机适配性。早在今年9月,海军就已官宣歼-35、歼-15T、空警-600三型核心舰载机完成首次弹射起降,标志着福建舰关键作战能力已初步形成。福建舰的核心优势源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电磁弹射技术,其推力大、效率高且可精准调节的特点,不仅让舰载机实现"满油满弹"高效出动,更打破了机型限制,使从轻型无人机到重型战斗机、固定翼预警机的全谱系装备均可上舰。军事专家指出,歼-35凭借隐身优势担当"突防尖刀",歼-15T作为重型战机实施"饱和打击",空警-600则以650公里预警范围成为"空中大脑",三者构成的"显隐组合、远近搭配"体系,让福建舰具备了制空、制海、预警等全方位作战能力,形成了成熟的"航母五件套"核心架构。相较于传统滑跃式航母,电磁弹射使舰载机出动效率数倍提升,部分关键指标已超越美国福特级航母,让福建舰的综合作战效能实现质的飞跃。从2024年5月首次海试到2025年11月开展实兵训练,福建舰的建设进度远超预期,这离不开辽宁舰、山东舰积累的成熟经验。目前,辽宁舰、山东舰的远海实战化训练水平持续提升,与福建舰形成"梯次发展、协同进阶"的良好格局。按照发展节奏,福建舰有望在2027年前后形成完整战斗力,届时中国海军将实现"一艘维修、一艘训练、一艘巡航"的三航母部署模式,远海防御作战半径将大幅拓展,"御敌于外"的国防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海军发言人此前明确表示,福建舰舰载机满编上舰"不会让大家等太久"。随着舰机协同、编队合练等科目持续推进,这艘承载着大国海防梦想的航母,正加速融入中国海军作战体系,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筑牢海上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