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里一男同事,84年的,工作学历收入都挺好的,一直单身,之前给他介绍过2个30岁左右的未婚女,都不愿意,前两天我把女邻居介绍给了他。 这事儿整得...咱就说现在相亲市场咋这么魔幻呢?女邻居九三年生人,带着两岁闺女单过,前段婚姻留了个四岁儿子归男方。俩人咖啡馆见了半小时,居然还能笑着交换微信,我寻思这回总该成了吧? 结果当晚女邻居发语音过来:“姐,说实话我挺纠结...”她说男人大九岁显老态,健身房那些三十出头小伙儿都能当他侄子。接着甩出三条硬核条件,把我听懵了。 头一条就要命五年内坚决不生娃。您猜男同事咋反应?这位八四年老哥拍着大腿算账:“等我五十大寿那天,孩子怕是还没上幼儿园呢!”他指着手机银行叹气,“月薪刚过万就要交五千当家庭基金?这不等于请个祖宗回来分我家产?” 我突然想起民政局数据,2023年再婚率跌到百分之三十五不到。特别是四十岁以上男性,七成都找的同的同龄二婚女性。但人家多数是共同买房共同养娃,哪像这样婚前就把算盘珠子崩人脸上的。 再说彩礼这事儿...三万十万的听起来随缘,可配上第三条就变味了。每月固定五千说是家庭储蓄,但卡在女方手里攥着。男同事掰扯得实在:“要是三年后闹离婚,我这白赔十几十几万不说,连个亲骨肉都没落下。” 你们发现没?现在离婚带孩的女性特别谨慎。我闺蜜在妇联做调解员,说很多姐姐经历过婚姻破裂后,把经济保障看得比感情重。有位三十六岁的儿科医生,相亲首要条件就是签婚前协议,男方得供她女儿读到大学的费用。 但反观男性男性也精啊!尤其是四十往上这群人。房产证就是命根子根子,生怕被人分走半间屋。去年有个四十二十二岁的程序员,宁可每年花八万租女友回家过年,也不愿领证他说算下来下来比离婚损失划算得多。 其实婚恋网站做过调研,三十八至四十五岁未婚男性里,六成表示可以接受带女孩的离异女性。但前提是...得再生个共同的孩子。就像我同事念叨的:“没血缘纽带,我凭什么帮别人养闺女?” 说到养孩子,现在一线城市养娃成本简直吓人。从早教班教班到国际学校,没百八十万下不来。难怪男同事捂着钱包发抖,他那个地段的两居室还在还贷呢,月供就去掉四千多。 倒是想起个有意思的案例。某婚介所红娘跟我说,去年促成对的年龄差最大夫妻,男方五十一岁娶了个带十六岁儿子的单亲妈。结果人家现在处得跟得跟亲父子似的,男孩考上大学还特意给继父订制了“最佳老爹”奖杯。 不过话说回来,我这位这位女邻居也有苦衷。她开美容院每天忙到深夜,两岁女儿经常托付给保姆。想要经济保障无非求个心安,毕竟前夫连抚养费都经常拖欠。 这事儿整得我跟风箱里的老鼠似的两头受气。刚才男同事还发来游戏截图,炫耀新买的RTX4090显卡。好家伙,一套显卡够给三个月“家庭基金”了,人家美其名曰“这是投资快乐”。 你们身边有大龄男士找到合适对象的吗?到底该怎么平衡这种现实与感情的拉扯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