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最近,一杯标价49元的“中产酸奶”突然翻车,成了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这款酸奶来

最近,一杯标价49元的“中产酸奶”突然翻车,成了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这款酸奶来自网红品牌Blueglass,主打高端路线,门店扎堆开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目标客群是“精致女性”。可谁能想到,这杯号称“酸奶界爱马仕”的饮品,不仅没让消费者喝出健康,反而喝出了腹泻、肠胃炎,甚至被网友戏称为“新型泻药”。 事情的起因,是大量网友在社交平台吐槽:喝了Blueglass的酸奶后,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叫,接着就是频繁跑厕所,有人24小时内腹泻了4次,还有人直接进了医院,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更夸张的是,有网友说:“买杯饮料送了一包纸巾,结果喝完连跑4趟厕所,纸巾根本不够用!”这波“窜稀营销”虽然让品牌上了热搜,但口碑却彻底崩了。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Blueglass的酸奶确实不便宜,最贵的单品卖到49元一杯,包装上写着“添加100亿B420菌和7种益生菌”,宣传语更是夸张:“纤体”“畅快轻盈”“轻负担”,仿佛喝了就能瘦成一道闪电。可医生却泼了冷水:这款酸奶的益生菌含量远超日常推荐量的5到10倍,膳食纤维也超标,喝多了容易肠道菌群紊乱,引发胀气、腹泻。更扎心的是,它的含糖量堪比一罐可乐,一杯的热量超过5碗米饭,喝它减肥?不如直接啃馒头! 其实,Blueglass的翻车早有预兆。今年5月,他们推出过“男友力”系列饮品,宣传文案低俗擦边,被监管部门罚款40万元。这次又因为“窜稀”被骂上热搜,品牌形象可谓一落千丈。更讽刺的是,这杯49元的酸奶,成本可能只有3到6元,所谓的“现制”“高端”更多是营销噱头,消费者花的是冤枉钱,喝的是健康风险。 这场风波背后,是整个高端酸奶赛道的降温。曾经动辄二三十元的“酸奶刺客”,现在普遍降到5到10元,还频繁搞“买一送一”促销。Blueglass也不得不低头,部分产品在外卖平台降价60%,试图挽回消费者。可专家分析,高端酸奶的定价本身就有虚高嫌疑,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再只看价格,更看重产品品质和实际效果。靠营销包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如今,网红酸奶赛道正在经历“挤泡沫”的调整。能活下来的品牌,要么靠供应链优势做平价高性价比,要么盯准细分需求,做配料干净、功效明确的产品。至于Blueglass这类“酸奶界爱马仕”,与其抱着高端身段不放,不如早点放下架子,把价格和健康的平衡点找对,才能熬过这波行业降温,站稳脚跟。毕竟,消费者要的不是“中产滤镜”,而是真材实料的好酸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