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发动的,德国失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国、日本、意大利发动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发动的,德国失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国、日本、意大利发动的,结果失败了。现在战败国德国又想与俄罗斯开战,难道德国又想做战败国吗?德国人不缺吃不缺穿,为什么德国又想打仗呢? 是什么让这个在历史课本上被反复标注“两次战败”的国家,在享受了数十年和平红利后,突然在军事舞台上频繁亮剑? 柏林总理府的灯光彻夜通明,军费预算表上的数字连续三年攀升;豹2A7坦克的生产线重新轰鸣,军工复合体的游说团穿梭于议会走廊——这些场景,与1914年、1939年的历史胶片何其相似。 当德国民众在超市货架前挑选进口奶酪时,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家政府正将纳税人的欧元转化为援乌武器?那些印着“Made in Germany”的炮弹,正沿着波兰边境的铁路线,源源不断送往前线。 有人说这是“捍卫欧洲安全”,可欧洲的安全何时需要用战争来定义?俄罗斯的坦克师仍在顿巴斯平原枕戈待旦,其核武库的规模足以让任何对手三思;德国现役军人数量不足20万,连弹药储备都达不到北约规定的“30天高强度作战”标准,这种实力悬殊下的叫板,与当年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相比,不过是换了个更华丽的借口。 北约盟友的态度更耐人寻味。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公开宣称“绝不会向俄开战”,法国马克龙虽喊出“派兵论”,却迟迟不敢兑现承诺;就连最积极的波兰,也在偷偷减少对乌粮食进口——所谓的“集体防御”,实则是各怀鬼胎的利益交换。 德国真的忘了吗?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冰雪中,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冻尸堆积如山;1945年柏林国会大厦的废墟上,白旗取代了万字旗。那些刻在柏林墙遗址上的名字,那些躺在老兵公墓里的十字架,难道还不足以警示后人:与俄罗斯为敌,从来没有好下场? 如今的德国政坛,似乎弥漫着一种危险的“失忆症”。某些政客沉迷于“大国梦想”,将历史教训抛诸脑后,却忘了他们的权力来自选票——而选票的主人,是那些只想安稳度日的普通民众。 当慕尼黑啤酒节的帐篷里传来欢快的巴伐利亚民谣时,当汉堡港的集装箱轮卸下来自亚洲的商品时,有谁愿意让自己的儿子穿上军装,奔赴一个与己无关的战场?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德国民众对“增加军费”的支持率已跌至38%,反对声浪正从社民党基层蔓延至绿党青年组织。这种民意与政策的背离,恰是历史悲剧的前兆——当年希特勒也是靠煽动民族主义上台,最终将整个国家拖入深渊。 说到底,战争从不是政客棋盘上的游戏,而是用鲜血书写的残酷现实。德国若执迷不悟,等待它的不会是“欧洲领导者”的桂冠,只会是又一次战败的耻辱,以及无数家庭的破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却总有人妄图逆转方向。只是不知道,这一次,德国是否还能从战败的废墟中重新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