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周延礼:推动保险业向全周期风险管理转型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徐潇潇)11月20日,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延礼在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大湾区金融创新取得显著成果,为“十五五”时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前保险业迎来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自立自强和银发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

会上,周延礼回顾了“十四五”时期大湾区金融创新成果。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不断突破,以前海、横琴、南沙三大平台为代表,密集出台多项制度创新措施,初步构建起支撑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框架。其中,深圳罗湖作为全国首批保险创新改革试点,深入推动“保险18条”措施落地,探索出以“费改保”为核心的城市风险管理路径,通过将政府财政支出的责任费用转化为市场化定价的保险保费,重构了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展望“十五五”时期,周延礼表示,这将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保险业在“十四五”期间已奠定良好基础,原保险保费收入由2021年的4.49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7万亿元,年均增速超7%,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3.3万亿元,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然而,行业仍面临供给保障不足、产品创新与竞争质量欠缺等挑战,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的赔付占比仍偏低,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仍存在供给断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周延礼建议,要从四个维度构建现代保险服务体系: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要围绕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构建覆盖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和新兴技术的全周期保障体系;在服务民生福祉方面,要持续完善长期护理险、商业健康险等重点产品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拓展普惠保险边界;在服务金融安全方面,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属性,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耐心资本”;在服务社会公共安全方面,要构建“感知—预警—应对—赔付”一体化机制,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周延礼特别强调,未来,保险业需向全周期风险管理转型,聚焦实体经济、民生保障、金融安全及社会公共安全需求,深化“保险+”模式创新,强化数智化赋能,推进管理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保障功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迈向‘十五五’的新征程上,保险不仅是风险转移的工具,更应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唯有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引擎、以责任为使命,方能推动保险真正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周延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