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海军作战部在日宣布 日本东京,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说了一句话:美国海军相比其他海

美国海军作战部在日宣布 日本东京,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说了一句话:美国海军相比其他海军,尤其是东方大国,拥有“明显优势”。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表示美海军高度关注东方大国的造舰速度和力量结构变化。 这番话听着挺有气势,细品却满是矛盾,说白了就是嘴上硬撑着不愿服软,心里却早被东方大国的发展速度搅得没底。所谓的“明显优势”,放在几年前或许还能让人信服,可如今再提,更像是给自己和盟友打气的场面话。 要论海军底蕴,美国确实有骄傲的资本。2025财年近90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相当于全球第二到第十名的总和,11艘核动力航母、70多艘核潜艇,还有覆盖全球的军事基地,这份全球投送能力短期内确实难有对手。但优势≠绝对领先,更不等于能一直保持差距,尤其是当对手的发展速度呈现“井喷式”增长时。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特意点出“造舰速度”和“力量结构变化”,恰恰戳中了当前中美海军对比的核心。截至2025年,东方大国海军活跃舰艇数量已经达到405艘,远超美国的232艘,光是驱逐舰就突破62艘,其中14艘055型万吨大驱组成的舰艇集群,技术水平和火力配置都处于世界顶尖。更让人惊叹的是造舰效率,2025年短短11个月就下水8艘7000吨级驱逐舰,是美国同期造舰量的4倍,这种“下饺子”般的速度,背后是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模块化建造技术的支撑。 反观美国,表面上喊着保持优势,实际却深陷困境。国内造船厂数量锐减,熟练工人短缺,导致舰艇建造周期不断拉长,成本持续飙升。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问题不断,从服役到形成战斗力耗时多年,至今仍有兼容隐患;而东方大国的福建舰不仅顺利完成了歼-15T、歼-35等机型的弹射测试,成功率高达98%以上,造价还只有福特级的一半。更讽刺的是,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一边强调优势,一边却在国会呼吁要把造舰速度翻倍,甚至提出让东方大国“停止扩军”的荒唐要求,这种“自己造不快,也不让别人造”的逻辑,本质上是霸权思维下的焦虑体现。 所谓的“力量结构变化”,更能看出两国海军的发展思路差异。美国海军追求全球霸权,军费近40%都花在海外基地维护和人员开支上,舰艇虽先进却要分散部署在全球各地,实际能集中使用的战力有限。东方大国则聚焦区域防御和海洋权益维护,福建舰搭配东风-21D、鹰击-21等反舰导弹,形成了1500公里内的精准打击圈,这种针对性的力量配置,让区域拒止能力不断强化。美国的优势在远洋,东方大国的优势在近海,这种差异化发展,让“明显优势”变得越来越模糊。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的这番话,与其说是宣告优势,不如说是承认了竞争格局的变化。当“明显优势”需要反复强调,当对手的发展速度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就意味着原有平衡已被打破。海军实力的对比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数字游戏,而是工业能力、技术创新和战略规划的综合较量。如今东方大国不仅在数量上实现超越,在关键技术上也逐步从跟跑转向并跑,照此势头,未来中美海军的实力差距还将持续缩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美陆军部长 海军战略对比 美国海军衰落 美舰队萎缩 美国海军战舰 中美海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