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最新讲话,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他说欧洲和俄罗斯必有一战,而且欧洲已经在准备打仗了,连塞尔维亚这种小国都在做准备!武契奇说得清清楚楚:“如果我的话最后被证明是错的,我愿意鸣放世界上最大的烟花来庆祝。“你听听!一个国家的总统,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这得有多大把握? 武契奇近期在接受采访时的判断,已经得到了俄罗斯方面的认同。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言,欧洲国家内部的 “好战情绪” 相当强烈,各国都在拼命增加军费开支,哪怕经济已经在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最直观的就是德国,这个欧洲经济巨头宣布未来五年要单独拿出 3770 亿欧元用于武器装备采购,这笔钱相当于塞尔维亚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倍,很难让人相信这只是单纯的 “防御” 准备。 波兰的动作更激进,军费开支已经提升到国内生产总值的近 5%,还计划把军队规模扩大一倍,达到 50 万人。 就连意大利也不甘落后,刚发布的 2025 至 2027 年国防规划里,明确 2027 年国防预算要涨到 317 亿欧元,还要增购 25 架 F-35 战斗机,升级主战坦克,采购近海巡逻舰,忙得不可开交。 欧洲各国的军备竞赛远不止于增加预算、采购装备。欧盟已经推出 “2030 年防务备战路线图”,还通过了 “重新武装欧洲” 计划,要调动 8000 亿欧元打造所谓 “安全而有韧性的欧洲”,其中 1500 亿欧元专门作为成员国的国防投资贷款。 北欧四国芬兰、丹麦、挪威和瑞典已经签署弹药认证协议,方便共同采购弹药;法德英等国更是动作频频,要么联合研制新型坦克、护卫舰,要么一起推进第六代战机项目,就连 “核共享” 这种敏感议题都被摆上了台面。 这些密集的动作串联起来,很难用 “单纯防御” 来解释,更像是在为一场潜在的大规模冲突做系统性准备。 身处这样的大环境中,塞尔维亚这个夹在北约国家和俄罗斯影响力之间的小国,日子过得相当艰难。武契奇自己也坦言,塞尔维亚正处于 “铁锤和铁砧之间”,左右为难。 周边的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已经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形成了明显的包围之势;北约国家的无人机还多次闯入塞尔维亚领空,试图打探其军事部署。 在这种情况下,塞尔维亚也不得不加快军备建设,武契奇早就宣布该国军力已 “远超史上任何时期”,还藏有 “绝密武器”,最多只有五个人知道具体情况,这些武器会在今年 9 月的阅兵式上亮相,届时一万多名士兵参与展示,就是要让外界看到其自保的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塞尔维亚的军事准备中,能看到中国的身影。近年来中塞军事合作越来越密切,中国向塞尔维亚提供了无人机、FK-3 防空导弹等先进装备,在俄罗斯军工忙于补充俄乌冲突前线损失的情况下,中国成为塞尔维亚可靠的合作伙伴。 这种合作不是出于地缘政治的算计,而是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既帮助塞尔维亚提升了防御能力,也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事实上,中国一直坚持劝和促谈,推动国际社会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这种立场在当下的紧张局势中,显得尤为珍贵。 俄罗斯方面的动作也同样值得关注。欧洲情报机构发现,俄方正在扩大导弹、坦克、战机等重点装备的生产规模,而且部分装备并没有投入乌克兰战场,而是作为战略储备保存起来。 同时,俄罗斯战机进入爱沙尼亚领空、无人机闯入波兰和罗马尼亚空域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些动作被外界解读为试探欧洲底线的 “灰色地带行动”。 武契奇之所以敢把话说得那么绝对,正是因为看清了这种 “越准备越危险” 的恶性循环。欧洲各国越是扩充军备,俄罗斯就越会加强防御,反过来又促使欧洲进一步增加投入,整个安全困境正在不断升级。 而在这一过程中,各方的战略误判概率也在上升,任何一个小摩擦都可能被放大,最终走向失控。 相比之下,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既不挑事也不怕事,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保持清醒,积极推动对话协商,这种大国担当和战略定力,正是当下动荡世界所急需的。 现在的欧洲,一边是持续增长的国防开支和不断升级的军事部署,一边是民众对安全局势的担忧和经济发展的压力。武契奇的警告已经摆在这里,各国的动作也实实在在看得到。 这场被预言的冲突真的无法避免吗?欧洲的 “再武装” 之路最终会走向何方?中国倡导的和平解决方式能否被更多国家接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