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发布赴日旅游警告之后,日本要求北京给出解释,称双方关系未变为何这样做?11月15日,日本自民党政调会长在公开场合发声,既要求中方说清发布旅游警告的具体原因,又强调两国关系极其重要,呼吁保持冷静对待。 但日方这番“装糊涂”的表态,压根没提问题的核心——高市早苗近期一系列涉台海的不当言论。 11月7日,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甚至暗示要行使集体自卫权介入;11月10日面对多方谴责,她不仅拒绝撤回言论,还声称这“符合日本政府看法”,后续日本外相更表态称该言论“不违反国际法,无需收回”。 这种公然挑战中方底线、破坏中日关系基础的行为,自然会加剧在日中国公民的安全风险。 更关键的是,当前日本的安全环境早已不是“风平浪静”。 今年以来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呈爆发式增长,截至7月底就有27起,部分案件手段恶劣且至今未破。 再加上日本近期遭遇自然灾害、核设施安保出现漏洞,政治对立、治安恶化、灾害风险、核安全隐患四重危机叠加,中方发布警告完全是出于对同胞生命安全的负责。 数据不会说谎,中方警告发布后24小时内,中国用户对日本旅游的搜索量下降34%,11月下旬至12月的团队游订单取消率飙升至18%。 要知道,中国游客曾为日本贡献超1.7万亿日元的旅游消费,日方嘴上说重视两国关系,行动上却放任涉华挑衅言论,本质上是想把国内政治操弄凌驾于双边利益和民众安全之上。 其实中方的态度已经很明确,旅游警告不是要破坏关系,而是对日本挑衅行为的必要回应。 如果日方真的想维护双边关系,不该要求中方解释,而是该先纠正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切实保障在日中国公民的安全。 毕竟,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建立在相互尊重之上,无视对方核心利益、放任风险升级,最后只会让好不容易回暖的中日关系再遭打击,这显然不是任何一方愿意看到的结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