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湖州“五联治理”探路基层矛盾新解法

“这么多专家一起‘会诊’,我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了。”近日,在湖州安吉县综治中心,因交通事故赔偿陷入困境的老陈,在多方参与的公开听证会后舒展了眉头。2023年,他被无牌摩托车撞伤,肇事者逃逸后不知所踪。虽经鉴定为轻伤一级未达刑事立案标准,但后续治疗中左眼视力严重受损。此次检察院不仅邀请多方专家为其释疑解惑,还协助申请了2万元司法救助金,既解“法结”,又化“心结”。

这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是湖州市系统化、机制化综合治理创新实践的缩影。近年来,湖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构建“警格联动、城警联动、所所联动、双号联动、庭所联动”的“五联治理”机制,形成从被动处置到主动创稳、从单打独斗到系统集成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格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刑事、治安、“民转刑”案件分别下降20.8%、12.4%和11.8%。

矛盾纠纷化解从“分散治理”转向“集成服务”。湖州市着力打造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样本,建成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区域。通过“整建制+常驻+轮驻+随驻”模式,公安、司法、法院等20余个部门规范入驻,建成49个重点区域综治中心,让群众解决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一支由190名法官、224名检察官、407名警官、395名律师组成的“三官一律”解纷团走村串巷,今年已调处矛盾纠纷3600余件。目前,全市纠纷前端化解率达到85.9%,先行调解成功法律文书申请执行率达5.66%,位居全省前列。

不仅如此,湖州市在全市实现公安派出所副所长兼任司法所副所长全覆盖,8个重点镇街实现派出所与司法所“场所联建、一地办公”。“人民调解员驻派出所”制度让专业调解力量前置,24个派出所已入驻人民调解员,今年累计调解纠纷1900余起。以平安法治平台为依托,联通110、12345等系统,实现矛盾纠纷及风险事件的“红黄蓝”三色分级预警和实时交办,今年以来已推送处置风险事件1.3万余件,为风险预防装上“智慧眼”。

在源头治理方面,湖州市强化协同联防,推进警务网格与综治网格深度融合,按照“一村(格)一警”原则配齐力量。人民法庭、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建立起“联合巡诊”机制,常态化深入村社和企业开展“判后回访”“法治体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