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今天看过这部剧,觉得各方面都恰到好处,对自己也有些启发,所以来写写。我个人在看剧

今天看过这部剧,觉得各方面都恰到好处,对自己也有些启发,所以来写写。我个人在看剧时,首先找的是拍摄时不免露出的生硬的地方,也就是“痕迹”,譬如有些剧集把情节切分成一个一个“任务”式的机械化的情节,还譬如插叙得生硬,人物行动的逻辑很奇怪,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这部剧,我用“恰如其分”来说它,就是说在这方面,它没有生硬地展露痕迹,没有塑造一个老套的角色形象,没有情节进行的很机械化;它当然也有展露痕迹的地方,然而并没有侵犯情节本身,如果不是存心去分解情节,大概是不影响观感的。 说它不生硬,可以举几个例子,剧的开头有个酒楼收网的场景,中统贾云武和军统唐猛带着手下小弟去抓地下党周四海,周四海出逃,在酒楼门口被贾云武抓住,随后贾云武与唐猛为周四海的归处形成对峙,牵涉出中统川调处科长李亨。这一系列场景先后牵扯出两个主要人物:贾云武与李亨,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出场各不相同,然而他们的出场都并不生硬。第一个主要人物贾云武,剧的开篇第一个镜头,是他坐在酒楼外喝茶的场景,第一个镜头为什么给贾云武?其一是为引出主要人物,其二则是为了让观者先行代入他的视角,用他的视角来看之后发生的事,把叙述的重心倾在他身上,这样一种重心的确定,使得后边情节行进有了个中心,不会松散,譬如之后与李亨见面;回忆相遇;去川调处见上司;审讯,都以他为中心展开。假如不在开头直给他的视角,而在中间变来变去,剧集就分散,这是情节的用心。 而在之后李亨,则是贾云武牵带而出,第一个镜头是贾云武,第二个镜头就是一个穿皮衣带帽的人在他身后喝茶,而后随着周四海的出逃行踪与被抓,一路都有这背影,最后贾云武一声枪响,群众蹲地,只有他没蹲,这另一个主要人物,于是终于从台后转到台前,一路衔接,没有中断,紧接着一段插叙,叙述他和贾云武的初识,于是不仅两个主要人物出现,他们之间的纠葛也出现,一段主要的关系被引入了,情节得以流畅的进行下去。这中间一气呵成,倒也不露痕迹。 除开情节的行进外。这部剧中间也很有些小巧思,他们是悄悄嵌入的伏笔,不引人注意,但或许在之后情节高潮处会展现出魅力。譬如主角贾云武有个妹妹,叫贾云英。他们一个是“武”,一个是“英”,合在一起是“英武”,一组连续紧密的词,然而他俩的身份却引人玩味,一个是中统特务,一个是中共地下党,却又是姐妹,这似乎暗示着,两人之后不可避免要面临身份破裂相互对峙的局面,这个局面,国还是家,信仰还是亲情,一个经典的议题,必须得到讨论。而他俩名字又是连续的“英武”,这是否又暗示着,不管他们俩如何冲突如何选择,最终他们一定会归到一条路上,亲情会弥合,会完整,那信仰呢?信仰如何得到回答,这个疑问被放在名字和身份的裂谷中,让我想继续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