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存钱和买保险,估计很多人都纠结过——手里有笔闲钱,到底该存起来稳当,还是买份保险图个安心?其实这俩压根不是“二选一”的对手,更像是过日子的“黄金搭档”,只不过各自的“靠谱”之处不一样。 先说说存钱,这绝对是咱们普通人的“安全感底线”。工资发下来留一部分存银行、放余额宝,看得见摸得着,想用钱的时候随取随用,比如临时想换个手机、家人突然要住院垫付、失业了过渡几个月,存钱都能立马顶上。而且存钱全靠自己掌控,没有任何套路,存得多赚得多(虽然利息不高),就算亏也顶多是少点利息,本金绝对安全。但存钱也有短板,比如遇到大病、意外这种“吞金兽”,可能辛辛苦苦存了几年的钱,一下子就花光了,甚至还不够,这时候存钱的“靠谱”就显得有点单薄。 再看保险,它更像个“风险防火墙”。咱们买保险,其实就是花点小钱,把自己扛不住的大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比如重疾险,平时每年交几千块,真要是得了大病,保险公司一次性赔几十万,够治病、够养病,不用掏空积蓄;医疗险能报销住院费,意外险能覆盖意外受伤的开销,这些都是存钱很难扛住的“突发状况”。但保险的“靠谱”有个前提——得选对产品、如实告知,不然真要理赔的时候可能会扯皮。而且保险的钱不是想取就取,多数保险产品提前退保会亏本金,没法当应急钱用。 其实过日子,存钱和保险缺一不可。存钱管的是“日常周转”和“小风险”,比如应急、短期目标;保险管的是“极端风险”,比如大病、意外这种能让家庭经济垮掉的事儿。你不能指望存钱扛住所有风险,就像你不能靠保险当储蓄用一样。 我身边就有朋友,之前觉得保险是“智商税”,把钱全存银行,结果去年家人突发重疾,几十万的治疗费一下子把存款掏空,还借了不少钱,现在后悔没早买保险;也有朋友只买了一堆保险,没留应急存款,后来想换工作、想创业,手里没活钱,急得团团转。 所以说,靠谱的做法是:先留够3-6个月的生活费当应急存款,放在灵活存取的地方;然后用剩下的钱,根据自己的情况配置保险——优先买医疗险、意外险这种性价比高的基础保障,再根据家庭责任配置重疾险、寿险;最后剩下的闲钱,再考虑长期存钱或者理财。 存钱是“底气”,保险是“后盾”,两者搭配着来,既能应对日常的小麻烦,又能扛住人生的大风雨,这才是最靠谱的过日子方式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