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瑞安的汽修店门口,三个临时堆放的空机油桶,让店主陈师傅遭遇了“天降罚单”——5万元的处罚金额,让这位靠着手艺谋生的小老板欲哭无泪,“连10分钟搬离的时间都不给,这不是小过重罚吗?”而环保部门的回应更让他心凉:5万元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的最低处罚标准。 消息传开后,不少网友为陈师傅抱不平,“小本生意经不起这样的罚款”“环保执法能不能更人性化?”但随着事情的深入沟通,一场意料之外的双向奔赴,让这场看似对立的矛盾,渐渐化作了温暖的成长故事。 接到罚单的当晚,陈师傅辗转难眠。他并非故意违规,只是当天维修订单扎堆,忙得脚不沾地,想着先把空油桶放在门口,忙完手头活就立刻搬回库房,没成想刚放下就被执法人员巡查发现。“我知道环保重要,但5万元对我们汽修店来说,是大半年的房租和耗材成本啊。”陈师傅越想越着急,却也没想着逃避,第二天一早就主动来到瑞安市环保局,想把情况说清楚。 让他意外的是,执法人员并没有摆架子,反而耐心倾听了他的诉求。原来,空机油桶属于危险废物,随意堆放可能会因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环保部门近年来一直在加大对这类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就是为了守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不是我们不近人情,而是危险废物的处理容不得半点马虎,一旦造成污染,修复成本远比罚款高得多。”执法人员一边向陈师傅普及法律条文,一边拿出相关案例给他看。 看着案例里被污染的土地照片,陈师傅的怨气渐渐消散,“以前只想着赶紧干活赚钱,确实没意识到空油桶随意放也会造成这么大危害,是我疏忽了。”而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了解到陈师傅的经营困境和认错态度后,也主动提出了帮扶方案:考虑到他是首次违规且未造成实际污染,协助他申请了处罚分期缴纳,同时联系专业机构,免费为他培训危险废物规范存放和处置的相关知识,还帮忙对接了合规的回收企业,解决了他后续的处置难题。 陈师傅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更主动行动了起来。他在店里划出了专门的危险废物存放区,安装了防渗漏托盘,贴上了醒目标识,还制定了“当日废物当日清理”的规矩。不仅如此,他还把学到的环保知识分享给周边其他汽修店的同行,带动大家一起规范经营。“5万元的罚单虽然心疼,但让我学到了一辈子都有用的环保课。现在店里干干净净,合规经营也让顾客更放心,生意反而比以前好了。”陈师傅笑着说。 而瑞安市环保局也借着这件事,优化了执法方式:对于首次轻微违规、认错态度良好的小微企业,不再“一罚了之”,而是采取“处罚+教育+帮扶”的模式,既守住环保底线,又给经营者改正的机会。执法人员说:“环保执法的目的不是罚款,而是让大家养成环保习惯,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看到陈师傅从有怨气到主动整改,还带动同行,这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结果。” 一场看似“小过重罚”的争议,最终变成了环保普法的生动课堂,也成了政企良性互动的典范。5万元的罚单,罚的是违规行为,暖的是理解之心,长的是环保意识。在城市发展的道路上,环保与民生从来不是对立面,当执法多一份温度,当经营者多一份责任,双向奔赴的理解与配合,终将让我们的城市既干净整洁,又充满烟火气与人情味。温州五万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