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联合国“精选”日本开刀,是一场“公开处刑”!很多人以为,中国在联大三委点名日本,只是对31国围攻的一次“常规反击”。错了!真相是,这是中方一次“非对称”的战略示警:利用日本的“历史原罪”(二战侵略)和“扩军野心”(8.84万亿日元预算)作为“完美靶心”,向其余30国展示“政治反击”的最高烈度。 孙磊大使的“点名”直接砸向了日本最脆弱的两个基石。当他把“二战侵略”与高市早苗威胁介入台海、8.84万亿日元的防卫预算捆绑时,就是在向全球宣告:这个“人权”围攻的发起者中,混着一个“战犯”与“新威胁”。这是要将日本的“道德高地”彻底焚毁,使其“人权指控”在源头上就已破产。 这一招看似解气,但其政治风险极高。这种“公开处刑”等于强行将日本“钉上耻辱柱”,它最大的风险,就是彻底堵死日本国内的温和派路线,为高市早苗之流的强硬派送上“中国威胁论”的完美弹药,反而加速其8.84万亿日元预算的“合法性”。这种高烈度对抗,是否会迫使那30个“观望国”因恐惧而与日本抱得更紧,形成更铁板一块的反华同盟? 这恰恰是中方此次“非对称”打击的精髓所在。北京的目标,早已不是“劝回”日本,而是“锚定”其威胁。敲打“历史问题”和“女性地位”都只是“虚晃一枪”,真正的“杀招”是孙磊大使抛出的“冲绳原住民”这个定义。这一击,史无前例地在联合国层面,将冲绳问题从“美军基地”问题,拉回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战后主权清算”框架。这等于是在日本的“法理国境”上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这一步棋宣告了:日本若敢在台湾问题上“武装介入”,中国就有能力在“琉球主权”上釜底抽薪。这才是给那30国看的真正底牌。 你怎么看中国在联合国“点名”日本? 我的分析,不看热闹,只看门道!最后,希望大家能点击关注,您的点赞关注和评论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感谢大家的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