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特朗普是一点也不避讳啊!! 在任命驻印度大使的仪式上,他签完字后,忽然无缘无故

特朗普是一点也不避讳啊!! 在任命驻印度大使的仪式上,他签完字后,忽然无缘无故亲吻柯克的遗孀,给后面的两位工作人员都看呆了。 现场可以说非常尴尬,毕竟真说有什么的话,只是吻脸颊而已,可以说是打招呼。可要是说没什么的话,这仪式的主角又不是她,而是新任的印度大使,无缘无故的忽然亲一口干嘛呢?而且动作那么熟练,特朗普喊一声,直接把脸凑过去。 或许是他们那边的文化不同,我们实在是感觉无法理解。 要知道他跟那位被亲吻的柯克遗孀埃里卡可不是陌生人,甚至能算 “自家人”—— 埃里卡的丈夫查理・柯克是特朗普 “让美国再次伟大” 阵营里最能拉年轻选票的核心干将,一手创办的组织帮特朗普稳住了不少高校里的保守派年轻人,连特朗普的小儿子巴伦都佩服他。 柯克 9 月遇刺后,特朗普的反应简直超出常规:不仅第一时间跳出来确认死讯、给嫌疑人定罪,还让副总统坐着 “空军二号” 去护送灵柩,后来甚至给没当过一天官的柯克追授了总统自由勋章,这种待遇连很多卸任高官都得不到。 这么看,他跟埃里卡早就在一次次悼念活动中混熟了,喊一声就凑过去的默契,多半是这么攒下来的。 再说这动作熟练,根本就是特朗普的 “招牌技能”。这人好像天生就爱用肢体接触打破距离感,管你是盟友还是对手,先上手再说。 2019 年他跟芬兰总统会面,当着一堆记者的面伸手拍人家膝盖,结果被芬兰总统当场摆手躲开,那尴尬劲儿连外国媒体都特意放慢镜头反复播。 还有跟金正恩的会面,明明是严肃的外交场合,他一会儿拍肩膀一会儿拉手,肢体接触比说话还多。 更别说他对待盟友向来没大没小,连讲究 “绅士礼仪” 的英国都被他折腾过 —— 人家伦敦遭恐袭,他不慰问反而说风凉话,还公开指责英国情报机构,完全不管所谓的 “特殊关系” 该讲的规矩。 这么一比,在任命仪式上亲一下熟人家属的脸颊,对他来说简直算 “收敛操作” 了。 至于场合尴尬这事儿,就得说说他那套 “真人秀逻辑” 了。特朗普本质上还是个爱抢戏的前节目主持人,从来不管什么 “主角配角”,只要他想,就能把任何公开场合变成自己的舞台。 柯克遇刺后,按规矩本该是执法部门通报案情,结果他天天在社交平台上抢先发消息,一会儿说 “抓到嫌疑人了”,一会儿定调 “是激进左派干的”,把自己活成了 “首席发言人”。 这次任命驻印度大使,仪式的核心本该是新大使,但他显然没把注意力放在正主身上 —— 对他来说,跟 “殉道者” 家属表现亲近,既能彰显自己重情义,又能给支持者传递信号,比单纯任命一个大使有噱头多了。 后面工作人员看呆太正常了,换谁在这么严肃的外交仪式上,突然看到总统把流程抛到一边跟家属互动,都得懵一会儿。 就算扯到西方的吻礼文化,这事儿也说不通。按规矩,西方的亲吻礼分得极清楚,长辈吻晚辈额头,同辈吻脸颊,且大多用在私人场合或熟人聚会,像任命大使这种级别的官方仪式,连握手都得讲究时机,哪有突然凑上去亲吻的道理。 再说埃里卡虽然跟他熟,但两人既非同辈亲属,也不是密友,顶多算 “政治盟友家属”,这种关系在正式场合顶多点头致意,特朗普这一下确实越界了。 说白了,不是咱不懂西方文化,是特朗普根本没按文化规矩来 —— 他的逻辑里,只要自己觉得 “该表示一下”,就没必要管场合对不对、旁人怎么看。 更有意思的是,这事儿跟他一贯的行事风格完全对上号。他向来喜欢用这种 “出格举动” 制造话题,柯克的追悼会明明该是哀悼场合,他硬生生把 5 小时的仪式开成了政治动员会,一口一个 “激进左派是凶手”,把埃里卡拉上台站台。 这次任命仪式上的亲吻,说不定也是他下意识的 “表演”—— 既安抚了盟友家属,又能让媒体抓着镜头炒热度,一举两得。 只不过他光顾着自己发挥,忘了镜头里还有一脸错愕的工作人员,也忘了仪式的主角还站在旁边等着,这尴尬劲儿自然就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