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快报,快报   菲律宾正式宣布   一夜之间,菲律宾又上了全球头条,不是因为外

快报,快报   菲律宾正式宣布   一夜之间,菲律宾又上了全球头条,不是因为外交风波,也不是因为经济奇迹,而是因为一场接一场的“麻烦”。   就在前脚还在为“海鸥”台风的满目疮痍忙着收拾,超强台风 “凤凰” 就带着 230 公里 / 小时的风速扑了过来,这风大到能覆盖菲律宾 2/3 的国土,相当于把整个国家都罩进了风暴眼里。 前一场灾难还没收拾利落,后一场浩劫已经压顶,570 万民众站在风口上的狼狈,根本不是 “天灾无常” 四个字能糊弄过去的,说白了就是自己的功课没做足,风一吹就露了怯。 台风 “海鸥” 刚过的时候,宿务省利洛安市就成了外界口中的 “鬼城”,曾经热闹的沿海街道空无一人,只有搜救队在废墟里翻找幸存者,电力断了好几天,救援物资迟迟送不进来,当地居民对着镜头骂娘都没人回应。 这场台风带走了 232 人的生命,还留下 112 人失踪,291 万受灾人口里,有近 3 万座房屋被刮得稀烂,157 处医院、学校这样的公共设施成了危房,162 个市镇彻底陷入黑暗,86 个市镇连电话都打不通。 更讽刺的是,宿务省省长后来怒冲冲地爆料,当地拿了 260 亿比索(约合 31.5 亿元人民币)的防洪工程预算,建了 511 个防洪项目,结果台风一来,洪水该漫还是漫,这些号称能 “抵御百年一遇洪水” 的工程,连普通台风都扛不住。 这边 “海鸥” 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完,“凤凰” 又带着 14 米高的巨浪拍了过来。卡坦端内斯省的居民说,海浪拍打着海堤的声音像炸雷,地面都在抖,没过多久洪水就淹到了教堂门口,原本用来避难的地方反而成了险境。 这场台风直接把 359 万人卷进灾害里,92 万人没了家,4 万多座房屋要么塌了要么成了危房,625 条道路被冲毁,279 条直到灾后好几天还没法通行,194 个海港停摆,105 个干脆直接瘫痪。 首都马尼拉都没能幸免,大面积停电让城市陷入黑暗,325 个国内航班和 61 个国际航班被取消,整个交通网络成了一团乱麻。 这些混乱背后全是肉眼可见的短板。菲律宾公共工程与公路部之前查过 15 家承包商的项目,一查就查出一堆 “幽灵工程”:布拉干省一个耗资 7700 万比索的防洪项目,预算拨了,却根本没开工,当地居民照样年年被洪水淹。还有个 5500 万比索的工程,总统亲自去视察才发现,连地基都没打。 更荒唐的是,有个承包商夫妻靠着拿政府项目,名下攒了 28 辆豪车,还控制着 9 家公司互相竞标,把防洪工程当成了提款机。这种情况下建出来的设施,别说抗 16 级台风,估计一阵强风都能吹垮。 城乡之间的差距更是被台风撕得明明白白。首都马尼拉还能动员救生艇、救援车疏散 91 万人,偏远地区连个像样的预警喇叭都没有,不少村民直到洪水漫进家门才知道台风来了。 宿务省北部 7 位市长在台风登陆时还在欧洲搞 “私人访问”,底下民众在洪水里挣扎,他们倒是潇洒。灾后救援更能看出差别,马尼拉第二天就能收到水和食物,而利洛安市的居民等了整整四天,才盼来少量物资,还是热心市民自发运送的。 所谓的 “准备” 更是形同虚设。菲律宾国家气象局倒是发了最高级别的警报,可基层根本没跟上,该转移的没转移,该加固的没加固。 更可笑的是,台风 “海鸥” 刚暴露了防洪工程的腐败,参众两院议长都因此下了台,可到了 “凤凰” 来袭,问题一点没改,该塌的还是塌,该断的还是断。 菲律宾发展研究所早就说了,气候变化、防备薄弱加腐败,把国家的抗灾能力磨成了纸糊的,可政府除了成立个 “独立调查委员会” 装样子,根本没动真格。 这场灾难造成的损失早就超出了灾情本身,第三季度经济增速跌到 4%,创下疫情后的新低,光防洪工程腐败就造成 1185 亿比索损失,加上其他基建丑闻,总损失高达 6235 亿比索,比整个国家的教育预算还多。投资者看着这烂摊子纷纷跑路,原本该来的投资全跑到了越南、马来西亚。 3 米高的风暴潮确实可怕,但更可怕的是 5450 亿比索的预算被贪走,是官员在灾难时的缺位,是城乡之间天差地别的应对能力。风是自然的,但把灾难放大成悲剧的,全是人造的漏洞,这哪是输在台风手里,分明是输在了自己的不作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