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近日中日闹的沸沸扬扬的时候,俄罗斯的神助力来了。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公开表示,南千岛群岛主权完全归属俄罗斯,日本不该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也明确表态中国和台湾事务是中国内政,其他国家没有资格插手。 这一番表态不仅让日本措手不及,也让正在密切关注亚太局势的国际社会,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复杂的三角关系。 南千岛群岛,也就是日本口中的“北方四岛”,多年来一直是俄日之间的主权争议焦点。苏联在二战结束时接收了这片岛屿,俄罗斯作为继承国自然延续了控制权。 而日本则一直试图通过外交方式“要回”这些岛屿。过去几十年里,双方偶尔你来我往谈一谈,虽然没什么成果,但起码还能保持基本的外交礼貌。 不过自从日本对俄乌冲突表态明确支持乌克兰之后,俄罗斯对日本的耐心可谓被消耗得差不多了。日本不仅政治上频繁谴责俄罗斯。 还在经济上跟随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制裁,俄罗斯当然记在心里。这次佩斯科夫的发声其实不只是对日本的警告,更像是一次对外政策的“定调”。 在俄乌战争持续胶着、国内外压力山大的背景下,俄罗斯明显在调整战略重点,开始更加明确地在外交层面拉拢亚洲重要伙伴。 中国自然是首选,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俄罗斯等于是在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的核心利益。说白了,这份“神助力”不仅仅是对日本的打击,更是对中国的一种战略配合。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日本现在的外交路线明显越来越倾向西方,尤其是跟美国的关系愈发紧密。不仅在军事上频繁参与美日联合演习,还在涉华议题上时不时“刷存在感”。 再加上新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其政治立场偏向极右翼,对俄罗斯和中国都持强硬态度。俄罗斯当然不会对这种局势坐视不理。 通过公开支持中国,同时在南千岛问题上强硬发声,俄罗斯等于是在告诉日本:你若对我不善,我也不会客气。 有趣的是,这种局势的变化其实也符合近年来国际政治的一个大趋势,那就是地缘政治的“再结盟”。传统意义上的阵营划分正在被现实利益重新洗牌。 俄罗斯在欧洲“问题缠身”,自然把眼光投向亚洲,尤其是想在中国主导的区域合作中找回话语权。对中国来说,俄罗斯在关键时候的明确表态。 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立场的有力支持,也能在国际舞台上形成更多共识。当然,也有人担心这种局势会让中日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但从现实来看,这种紧张本身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缓解的。日本在台湾议题上的频繁表态早已引发中国的不满,而中国在南海、东海等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也早让日本感受到压力。 俄罗斯这次的“插话”,其实只是让日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亚太地区并不是没有对手。尤其是在中俄紧密合作的大背景下,日本未来的战略选择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俄罗斯第一次在关键时刻“站队”中国。早在前几年,中国在新疆、香港等问题上遭遇西方舆论围攻时。 俄罗斯就曾多次公开力挺中国,这种外交上的“互保机制”已经逐渐形成一种默契。而这次针对南千岛和台湾的明确表态,更像是在公开告诉世界:中俄在主权问题上有共同的底线。 结合当前全球局势来看,俄乌冲突尚未结束,中东局势又因巴以问题持续升温,美国在全球多线出击的同时,也面临自身国内政治乱象,这就为中俄在亚太地区的协调提供了更多空间。 俄罗斯这次对日本的强硬表态,不仅仅是一次外交动作,更是一次战略布局。它试图通过与中国的配合,强化自身在亚太的影响力,同时也借机对日本施压,迫使它在对俄政策上作出调整。 从更长远来看,这种中俄日三角关系的变化,其实也在悄悄改变整个东亚的战略生态。日本一边靠近美国,一边试图在亚太扩展影子,但面对中俄的联动,它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而俄罗斯这次的“神助力”,表面上是对中国的支持,实际上也是在重新划定亚洲力量的边界。未来谁能在这场地缘博弈中取得主动权,还要看各方如何出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