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知道国民党为什么屡战屡败吗?就是因为国民党内部有太多的蔡正元了!   蔡正元被戴

知道国民党为什么屡战屡败吗?就是因为国民党内部有太多的蔡正元了!   蔡正元被戴电子脚镣的事件看似是个司法问题,实则暴露了国民党长期以来的深层痼疾。这人嘴上总是喊着反“台独”,声称自己家族从1621年就扎根台湾,言必称“血统纯正的中国人”,可实际动作却经常透着另一番味道。比如他一边痛批赖清德是“草包中的草科”,另一边又屡次和党内同志马英九公开叫板,甚至被党内同仁形容为“反骨仔”。这种左右横跳的做派,恰恰印证了张学良当年对国民党的精准诊断——这个党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中心思想”。   其实像蔡正元这样的角色在国民党内绝非个例。从历史脉络看,每当关键时刻党内总会冒出各种争权夺利的戏码。1990年代李登辉联手宋楚瑜斗垮俞国华和李焕,随后又逼退郝柏村,搞得“新国民党联机”愤而出走成立新党。2000年连战与宋楚瑜为争夺候选人资格撕破脸,直接导致亲民党诞生。这些内斗每次都是刀刀见骨,让国民党身上留下四道血红刀疤。   更讽刺的是,蔡正元口口声声强调自己的本省人身份,把早年来台的家族史挂在嘴边,可这种身份叙事反而凸显了国民党的认同混乱。正如张学良当年痛斥的,国民党高层始终把民众当“征服地”看待,从未真正将大陆视为自己的国家。这种心态使得蔡正元们即便喊着反“台独”,也难掩心底的地域优越感,本质上还是把两岸关系看作“我们”和“他们”的区分。   国民党内斗成性的基因早就深植骨髓。2013年的“马王政争”中,马英九不顾劝阻非要撤销王金平党籍,结果搞得立法机构与行政系统彻底对立。2016年“换柱风波”更是荒腔走板,洪秀柱被临时撤换引发支持者强烈不满。这些内耗不断消耗着党的元气,让国民党变成一盘散沙。   蔡正元在蓝营中以“最强火力”自居,动不动就爆料绿营内幕,可这种斗争至上的姿态反而加剧了政党的碎片化。当年他担任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时,虽然宣称不领薪水当义工,但实际运作中仍难脱派系算计。这种表面清高实则争权的行为模式,与抗战时期“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国民党官僚如出一辙。   深层次看,蔡正元们的问题在于把政治舞台当成个人秀场。他们擅长用煽动性言论吸引眼球,比如夸大其词地宣称“我的灵骨塔已经买好”,或是刻意强调戴电子脚镣的悲情形象。这些表演虽然能短暂博取同情,却让国民党逐渐失去政策论述能力。正如徐焰教授分析的,国民党失败关键在于“拒不进行社会改革并加重民众痛苦”,而非单纯的政治斗争技巧不足。   国民党从李登辉时期就开始的理念空洞化,在蔡正元这代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政党失去核心价值,成员自然就会陷入“争权夺利”的恶性循环。马英九执政时期本想“除弊布新”,却因不敢触动深层矛盾而错失改革良机。这种首鼠两端的态度,使得蔡正元这类投机分子始终有生存空间。   从更广视角看,蔡正元现象折射的是国民党与民众关系的彻底断裂。当党内精英沉迷于派系内斗时,普通党员却陷入“没有中心思想”的迷茫。2016年国民党失去执政权后,洪秀柱曾试图推动“从深蓝往外扩”的理念转型,但党内既得利益集团始终抗拒变革。这种僵化体制最终导致国民党在2024年再度惨败,连保护党产的能力都丧失殆尽。   说到底,给蔡正元戴电子脚镣只是民进党政治清算的戏码,但国民党若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蔡正元们的土壤,类似的闹剧还将继续上演。一个政党的衰败从来不是外部打击所致,而是内部腐败的必然结果。正如美国国务卿艾奇逊1950年所点破的:“蒋介石并不是为军事优势所击败,而是为中国人民所抛弃。”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如今国民党若继续纵容蔡正元之流的存在,恐怕连被“抛弃”的资格都将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