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说, 广州全运会开幕式, 是哪个天才想出来的,让十三四岁的小孩来做吉祥物的内胆啊! 既有主动性,又有表现力,比疲惫交差的打工人可好太多了。换成大人,还真学不来他们这种可爱活泼的灵动气质,和软萌的“大湾鸡”外表适配度满分! 其实这俩小家伙官方名叫 “喜洋洋”“乐融融”,原型是中华白海豚,头顶三色浪花代表粤港澳三地,结果被网友瞅着像小鸡,顺口叫成了 “大湾鸡”,连设计负责人刘平云都笑着认了这昵称。但不管叫啥,能让吉祥物从布景板变成 “顶流”,内核里那批半大孩子的功劳占了八成。 成人的肢体太 “规矩”,抬手投足都带着刻意感,想做个蹦跳动作,要么笨重得像灌了铅,要么僵硬得像机器人,跟吉祥物要传递的活泼想法完全不搭。 转头选小孩,简直是开了窍。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柔韧性和爆发力的黄金期,还没被成人世界的 表演套路框住,表现力全是发自本能的鲜活。 小孩的灵动和 “大湾鸡” 的软萌外形简直是天作之合。这俩吉祥物的外套特意做了圆润的线条,四肢比例比常规玩偶更短,本来担心动作受限,没想到小孩的小身板刚好能灵活驾驭。 十三四岁的孩子不懂什么叫表演张力,但他们的蹦跳、笑闹全是发自内心的;他们也不会觉得穿玩偶服是 “工作”,反而当成一场好玩的游戏,这种松弛感恰恰是成人没有的。 况且吉祥物本就该传递 “不加修饰的快乐”,而能把这份快乐做到极致的,恰恰是这些半大孩子们。难怪大家会说:这内胆选得,让吉祥物可爱了一百倍! (每天更新,欢迎关注,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赞留条评~)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