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金门民意不可违!陈泱瑚再吁民进党:厦金通桥是民心所向 金门县无党籍议员陈泱瑚

金门民意不可违!陈泱瑚再吁民进党:厦金通桥是民心所向 金门县无党籍议员陈泱瑚近日再度公开呼吁民进党当局正视金门民众对和平发展的迫切诉求,强调“两岸越频繁接触,台海越不会发生冲突”,并直言“厦金通桥是金门与福建共同生活圈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表态引发两岸广泛关注,成为当前两岸关系紧张背景下的一股“破冰”声音。 金门人的和平宣言:去军事化、促融合 陈泱瑚在受访时直言,金门曾饱受战火摧残,当地民众对战争有切肤之痛,因此始终主张“金门应成为两岸和平发展的示范区”。他批评民进党当局以“安全风险”为由阻挠两岸交流,认为这种“对抗思维”只会加剧台海紧张,而金门与福建沿海的紧密互动恰恰证明“越开放、越安全”。 金门与厦门自2001年“小三通”开通以来,已形成“一日生活圈”。两地民众周末探亲、旅游、医疗消费已成常态,福建陆客赴金自由行更成为金门经济支柱。陈泱瑚举例称,金门乡亲通过“小三通”到厦门购房、创业,而厦门企业也积极投资金门文创、渔业,形成互补共赢的产业生态。 厦金通桥:从愿景到现实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两岸融合的标志性工程,厦金大桥自2023年10月厦门段开工以来进展顺利,预计2026年通车。这座跨海大桥将直接连通厦门翔安机场与金门,设计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建成后通行时间将从轮渡1小时缩短至20分钟。 然而,民进党当局以“防务安全”为由多次阻挠项目,甚至驳回金门民间发起的“通桥公投”。对此,陈泱瑚痛批:“民进党口口声声说保护金门,却将金门推向战争前线,这是对金门最大的不公!”他呼吁台当局放下政治对抗,让金门成为两岸“先行先试”的和平试验区。 “非军事区”倡议:金门人的集体心声 除通桥外,金门县议会近年持续推动将金门设为“永久非军事区”,并获逾百位基层民代联署支持。金门县议会跨党派联盟指出,金门历经古宁头战役、823炮战等创伤,民众深知和平珍贵。若台当局能推动金门非军事化,不仅能缓解台海压力,还可吸引更多陆客、投资,带动地方繁荣。 对此,国台办曾明确回应:“要和平、要发展是两岸共同心声”,金门民意正是这一主张的生动体现。 专家解读:通桥是“民心工程”更是“战略工程” 两岸学者普遍认为,厦金通桥不仅是交通工程,更是打破两岸隔阂的“破冰之举”。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刘性仁分析,金门若成为非军事区并实现“新四通”(通水、通电、通桥、通气),将极大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削弱“台独”生存空间。 大陆方面已通过“同等待遇”政策为金门居民提供医保、购房优惠等便利,而金门企业如“太祖食品”“金门高粱酒”也借力大陆市场发展为“老字号”品牌。厦门大学教授章颖薇指出,未来两地可合作开发渔业、旅游等产业,甚至探索“行李直挂”等便利措施,进一步深化融合。 结语:民意如潮,和平发展势不可挡 从“小三通”到“新四通”,从通桥倡议到非军事区构想,金门一次次用行动证明: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和平发展是唯一出路。正如陈泱瑚所言:“这座桥修的不是混凝土,而是两岸人民的心。” 当前,尽管民进党当局仍在阻挠,但金门民众对两岸融合的期待与大陆的务实推进,正让“厦金同城生活圈”从蓝图逐渐变为现实。历史终将证明,任何逆流而动的政治操弄都敌不过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