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飞机坠毁,在地面砸出一条火路 你要是在路易斯维尔那片住着,11月4号下午五点多准能听见动静——不是平时机场起飞的那种平稳轰鸣,是“嗡”的一声闷响之后,紧跟着天崩地裂似的爆炸,震得窗户玻璃都在颤。 住在机场南边三英里的居民莎拉后来跟媒体说,她正做饭呢,抬头就看见窗外腾起一团黑蘑菇云,烟柱直戳戳地往上冒,不到一分钟就把半边天都染黑了,紧接着就听见警笛声、救护车声从四面八方往这边涌,那架势比电影里的灾难片还吓人。 最先传到网上的是现场路人拍的视频,那画面看得人头皮发麻。飞机不是慢悠悠掉下来的,是像被人狠狠砸向地面似的,接触地面的瞬间就炸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子溅出去几十米远。 更吓人的是,飞机坠毁后没停下来,带着火在地上犁出了一道长长的痕迹,后来官方测了一下,这道火路足足有1.6公里长——你琢磨琢磨,相当于十几个足球场连起来的长度,黑夜里看就像一条着火的巨蟒,顺着地势往远处的工厂区爬。 刚开始大家还猜这火怎么能烧得这么疯,等美国航空局(FAA)的通报一出来,才算明白过来。 这架UPS的货运飞机上,装了足足28万加仑的燃油,换算成升就是106万升,差不多能装满265个标准汽油桶。 而且这飞机刚起飞没多久,燃油基本没消耗,全洒在了地面上,一碰到明火就成了“流动的火药桶”。 更要命的是,坠机点旁边正好有两家企业,一家是石油回收公司,另一家做汽车零部件,石油回收公司里堆着不少易燃易爆的回收原料,飞机一炸就把这些东西也引燃了,现场接连发生好几次二次爆炸,火光比之前更盛,连远处几英里的居民都能看见跳动的火焰。 当地警察局反应倒是快,爆炸后没几分钟就发布了紧急避难令,要求机场周边五英里范围内的人全都就地避难,别出门。 警察和消防员穿着防护服往现场冲,可到了跟前才发现根本没法靠近。火路周边的温度高得吓人,站在几十米外都能感觉到烤脸,消防服穿在身上跟披了层铁板似的。 更危险的是,燃油还在不断流淌,火路一直在缓慢延伸,要是烧到旁边的输油管道,后果更不堪设想。消防员只能先用泡沫消防车在火路周围筑成一道“泡沫墙”,阻止火势蔓延,再一点点往中间压缩灭火范围,从下午五点多一直忙到后半夜,火才算慢慢小了下去。 伤亡情况是大家最关心的,可刚开始谁都不敢说准。UPS一开始只含糊其辞地说飞机上有三名机组人员,没证实伤亡。 当地医院倒是陆陆续续收到了伤员,有几个伤势特别重的,医生说送来的时候浑身是火,烧伤面积超过了60%。直到第二天中午,肯塔基州州长贝希尔才敢公布准确数字:至少7人死亡,11人受伤,而且不排除后续还会增加。 死亡的人里,除了机上的三名机组人员,还有石油回收公司里没来得及撤离的工人,其中一个还是刚入职没多久的年轻人,家里人赶到医院门口哭得直不起身。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细节爆出来,让美国人越想越生气。这架失事的飞机是MD-11F货运机,机龄已经34年了,是麦道公司早年间生产的机型,后来麦道被波音收购,这机型早就停产了。 懂行的人都知道,货运飞机虽然不像客机对舒适性要求高,但机龄这么长,零部件老化的风险肯定比新飞机大得多。有网友翻出FAA的记录,发现这架飞机之前就有过两次小故障,一次是液压系统出问题,一次是起飞时起落架异响,当时只是简单修了修就又投入使用了。 更让人窝火的是,波音公司被问起这事时,干脆甩了句“不评论”,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更关键的是,这架飞机出事的路易斯维尔穆罕默德·阿里国际机场,是UPS的全球航空业务枢纽,每天有上百架货运飞机从这起飞降落,往世界各地运送包裹。 飞机一坠毁,机场跑道直接关闭,所有进出港航班全停了,UPS的全球货运网络一下子就卡了壳。不少商家急得跳脚,尤其是那些做跨境电商的,本来黑五的货都等着发,这下全堵在了仓库里。 按照惯例,初步调查报告得一个月后才能出来,完整报告更是要等一年多。可网友们已经等不及了,在社交平台上炸开了锅。 现场的清理工作还在慢慢推进,1.6公里的火路冷却后,地面结了一层黑色的硬壳,底下全是飞机的残骸和烧焦的零部件,消防员还在小心翼翼地排查隐患,生怕有残留的燃油再引发爆炸。 周边的居民虽然已经可以回家了,但不少人晚上睡觉还会被爆炸声的后遗症吓醒。UPS倒是发了声明,说会配合调查,还会给伤亡者家属提供帮助,但字里行间没提老飞机的问题,也没说以后会不会加强安全检查。 现在最可怜的就是那些伤亡者的家属,好好的人说没就没了,剩下的日子只能在痛苦里熬。至于这起事故能不能真的给美国航空业敲个警钟,让他们把安全当回事,而不是等出了人命再亡羊补牢,估计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了。 毕竟在美国,资本的利益永远排在前面,上次类似的事故过去还没几年,教训早就被忘到后脑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