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网继融创完成境外债重组后,碧桂园债务重组也迎来了好消息。
11月6日,碧桂园发布公告,宣布其境外债务重组相关的同意征求及计划会议均获通过,迈出了重组落地的关键一步。
前一日,碧桂园召开的2023年及2026年可转换债券同意征求会议相关特别决议案正式通过。该决议案将透过现有港元可转换债券同意征求实施建议重组,以将现有港元可转换债券的管辖法律变更为香港法律。
此外,同日召开的两类计划会议均获法定大多数债权人支持。
根据表决结果,第一类计划会议共有41名债权人参与,所涉债权总额为41.01亿美元,最终以83.71%的投票债权额支持通过重组计划。第二类计划会议则规模更大,与会债权人2382名,涉及债权112.28亿美元,获得了投票计划申索总值约96.03%的支持。
下一步,碧桂园将于2025年12月4日上午10时进行认许聆讯,以寻求法院许可。
碧桂园,正在一步步走出泥潭。
债务重组长征
债务重组这条长征路,碧桂园已走了两年有余。
2023年6月,碧桂园启动境外债务重组谈判。直到2025年1月,债务重组正式方案才得以公布,并与七家知名银行组成的协调委员会达成共识。
方案为债权人提供了五种选项,包括现金回购、存粹股权化、强制可转债与新债务工具(票据或贷款融资)组合,以及两种形式的新债务工具。
彼时,碧桂园境的境外有息债务总额(不含利息)约164亿美元,主要包括103亿美元债券、36亿美元银团贷款、11亿美元股东贷款及14亿美元其他债务。
若方案顺利落地,不仅有望削减最高116亿美元的债务,还将把新债务工具的期限延长至最长11.5年,同时把年均借贷成本从重组前的约6%降至约2%。
方案公布后,境外债重组进展变得顺利。
4月11日,碧桂园债券持有人特设小组订立重组支持协议;6月,代表现有公开票据本金总额超75%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
7月,碧桂园与持有其超30%美元债的特设小组达成1.78亿美元补偿款支付方案,此举旨在争取持有48%银团贷款的银行协调委员会的支持,为重组减少障碍。
一个月后,碧桂园公告称银行协调委员会成员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或正履行内部程序以取得加入批准。同时,超过77%的第2类债务持有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碧桂园表示将争取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建议重组。
若12月的聆讯通过,碧桂园将履行承诺,于年内完成境外债务重组。
针对境外和境内债,碧桂园采用两套打法:对境外债削债重组,对境内债长期展期。
早在10月,就有市场消息称,碧桂园正在对9只境内债券进行重组,其中8只债券的持有人会议已通过重组方案,涉及金额合计为134.17亿元人民币,仅剩1只债券(H16腾越2)未达成共识。
据披露,截至今年6月底,9只债券的总余额为138.58亿元,包括H16碧园5、H19碧地3、H20碧地3等多只债券。
本息兑付安排调整显示,本金兑付延长至2035年9月2日。以H16碧园5为例,2031年9月2日起分9期逐步兑付,每半年兑付一次,前四年每次兑付1%、2%、3%、4%,自2034年3月2日起兑付比例分别为15%、15%、20%、30%。
截至2025年9月2日(基准日)的未付利息按1%年利率重新计算;基准日起按1%年单利计息,利息于2035年9月2日一次性支付。
此前,碧桂园已多次对境内债券进行展期。
2023年9月,碧桂园9只境内债券展期,金额近150亿元。2024年9月,碧桂园再次对9只境内债券展期,调整至2025年3月兑付。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两次展期均因H16腾越2未通过而多次延期投票。
时间来到今年,4月7日,碧桂园旗下至少8只境内债券调整兑付方案的议案已获债权人通过,涉及债券包括H16碧园5、H19碧地3、H20碧地3等,本金总额达124.17亿元人民币。
保交房、稳经营
除债务重组外,保交房是碧桂园近两年关联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此前召开的月度管理会议中,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强调要始终聚焦“保交房”首要任务。
近三年,碧桂园在“交房之路”上走得坚定。2023年交付60万套,2024年交付38万套,2025年的保交房目标为20万套。
上半年,碧桂园累计完成交付房屋约7.4万套,距离20万的交付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截至2025年6月的三年半,碧桂园已累计交付房屋近178万套。
销售端,碧桂园也在发力。
三天前,碧桂园披露了10月销售数据。2025前十个月,碧桂园累计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279.6亿元。
10月,碧桂园连同其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9.0亿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较9月的25.8亿元和32万平方米有所提升。
在10月召开的2025年顺德区企业家大会上,碧桂园控股总裁莫斌坐上了主席台第一排,与美的集团执行总裁王建国分别位于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陈新文两侧。
陈新文在发言中提及碧桂园“重回世界500强”,随后,“碧桂园重归500强”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
据悉,在今年7月公布的《财富》世界500强中,碧桂园以351亿美元的营收位列第460名,重返世界500强。
对于碧桂园而言,重回500强虽然不足以对冲因高额债务背上的负面标签,但至少代表其在最困难的两年中依然维持了运营能力与市场存在感。
业内人士认为,若境外债务重组顺利完成,境内债展期落实,叠加交付兑现、销售逐步恢复,碧桂园有望实现“软着陆”。
当前,境外债重组迈出关键一步,境内展期仍待落实,稳交付、保现金流仍是碧桂园的核心任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