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河南新乡,女子再婚20年,老公刚去世,就被继子继女扫地出门!女子:“这些年我尽心

河南新乡,女子再婚20年,老公刚去世,就被继子继女扫地出门!女子:“这些年我尽心尽力,照顾病重的公公,照顾患癌的老公,他们一去世,继子继女就卸磨杀驴!”网友:再婚这么多年了,做儿女的不应该如此绝情! 今年10月,河南新乡乡村的一条土路上,67岁的张女士蹲在路边,看着散落的被褥和衣物发呆。   几天前,这些东西还整齐地摆放在她住了二十三年的屋子里,而现在,屋子的门锁已经更换,她成了无家可归的人。把她赶出家门的,是刚去世丈夫赵先生的子女。   1999年,44岁的张女士经人介绍认识了赵先生,两年后两人登记结婚。   那个时候,赵先生的一双儿女早已成年,儿子在内蒙古定居,女儿远嫁陕西,家里只有赵先生和常年卧床的老父亲。   张女士进门第一天,就把铺盖搬到了公公房间隔壁,方便夜里照料。   那些年,张女士每天的生活轨迹很固定,清晨五点起床烧火做饭,先给公公喂饭擦身,再给赵先生准备上班的行囊。   中午赶回家给公公翻身按摩,下午下地干活,傍晚回来洗衣做饭,直到深夜把两位老人安顿好,才能歇口气。   有一次公公突发急症,张女士背着老人走了三公里山路才赶到卫生院,鞋都跑掉了一只。   村里老人都说,赵家这老爷子能安安稳稳走,全靠张女士伺候得好。   赵先生的儿女每年也就春节回来一趟,每次停留不超过三天,除了带点礼品,很少插手家里的事。   张女士的女儿看母亲辛苦,常抽空过来搭把手,帮着给公公洗头剪指甲,逢年过节还会给继爷爷买新衣服,一家人相处得还算和睦。   平静的日子在两年前被打破,赵先生被查出肺癌晚期,张女士立刻停了地里的活,全程陪着去医院治疗。   化疗期间赵先生呕吐不止,张女士就熬小米粥一点一点喂,后期赵先生卧床不起,她每天擦身、换尿布,把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   那段时间,赵先生的女儿只来过一次,留下两千块钱就走了,儿子因为脑出血后遗症行动不便,始终没能回来,也没再出过钱。   张女士的女儿拿出自己的积蓄,帮着支付了大部分医药费。   今年一月,赵先生去世,葬礼的所有流程都是张女士一手操办。   她自己掏钱买了寿衣、办了酒席,甚至给赵先生的儿女都备好了孝服,可最终只有女儿一家过来,儿子那边连个电话都没打。   让张女士没想到的是,葬礼结束一个月后,继女和女婿突然回来,说要收回家里的房子和十五亩耕地。   张女士提出想再种两年地,等自己干不动了再交还,起初对方口头答应了。   可到了秋收时节,对方突然变卦,要求立即交还土地。   争执的导火索是土地转包的事,继子女说,赵先生生前曾提过,要把土地转包出去,租金给患病的儿子补贴医药费,还说张女士当时在场没反对。   张女士对此坚决否认,说自己从没听过这话。双方争执不下时,继子女直接找来开锁师傅换了门锁,把张女士的东西全都扔到了门外,连过冬的棉衣都没留下。   这事在当地传开后,村民们都议论纷纷。   有人说继子女做得太绝,二十三年的照料不是喂狗了,有人翻出旧账,说当年赵先生盖房时张女士也出了钱,这房子理应也有她的份。   传到网上后,网友的讨论更激烈。   不少有再婚家庭经历的网友分享了类似遭遇,有人说自己母亲伺候继父十年,继父去世后被继子女赶出门,连自己买的冰箱都不让带走。   有人说父亲再婚的老伴照顾了父亲八年,父亲去世后,自己主动把房产分了对方一半,“人心换人心,不能让好人寒心”。   也有网友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张女士的女儿应该承担起养老责任,不能完全依赖继子女。   目前当地村委会和司法所已经介入调解,焦点集中在房产和土地的归属上。   张女士说自己不图别的,就想保住一个住的地方,能接着种点地糊口。   而赵先生的子女坚持认为,房产和土地是赵先生的婚前财产,张女士没有继承权。   这场纠纷里,最让人唏嘘的是二十三年的付出。   张女士把人生最安稳的岁月都给了这个家,照料了两位老人的晚年,可最终却落得无家可归。   不管法律上如何界定财产归属,从人情道义上来说,继子女的做法确实少了些温度。   家庭相处的根基,从来都不只是血缘,还有长年累月的付出与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