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历九月十三。 我敢说,现在没几个人知道这日子有啥讲究了。 但搁我老家,老辈人嘴里都念叨一句:“九月怕十三”。 你别想歪了,不是怕什么神神鬼鬼。 他们怕的,是老天爷不赏饭吃。 说白了,就一句农谚:“九月十三若无雨,一整个冬天就得干到底。” 你想想,在那个没有天气预报,全靠天收的年代,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地里的麦子能不能喝上水,一家人过冬的口粮有没有着落。 这一天的阴晴,直接关系到一年的收成,一家的生死。 我们现在觉得这是迷信。 但换个角度看,这不就是老祖宗用眼睛当摄像头,用一辈辈人的收成当数据,硬生生跑出来的“农业大数据”吗? 比我们现在看的任何报告都来得真实,来得沉重。 什么关公祭日,孟婆诞辰,那都是后人给这紧张的一天,披上的神话外衣。 内核里,是对土地最深的焦虑,和对风调雨顺最朴素的渴望。 刚刚,我特意拉开窗帘看了看天。 阴沉沉的,还好。 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忽然就踏实了。 我们好像忘了很多老话,也忘了那种,脚踩在泥土里,心悬在天上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