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该不该让孩子做家务孩子该做家务吗?40+父母要懂:劳动里藏着最好的成长课 身

该不该让孩子做家务孩子该做家务吗?40+父母要懂:劳动里藏着最好的成长课 身边不少40岁以上的家长都有个纠结:孩子学习都忙不过来,该不该让他们做家务?有人觉得“反正也做不好,不如我自己来”,有人心疼“孩子从小没吃过苦,何必让他受累”,还有人坚信“学习好才是硬道理,家务不重要”。但其实,让孩子做家务,从来不是为了省家长的事,而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孩子做家务,练的是责任感。小时候让他负责摆碗筷、擦桌子,他会明白“家庭不是爸妈一个人的,我也是其中一员”;让他整理自己的书包、房间,他会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扛”。这些看似微小的劳动,会在孩子心里种下“担当”的种子——就像我们这代人小时候,放学帮家里喂猪、割草,慢慢就懂了父母的辛苦,也学会了为家里分忧。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但责任感不会凭空而来,家务就是最接地气的“责任课堂”。 做家务能让孩子学会独立。很多家长总想着“趁我还能帮衬,多替孩子扛着”,可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家,独自面对生活。如果从小连扫地、洗碗都不会,长大后怎么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我们单位有个年轻同事,名牌大学毕业,却因为不会做饭、不会整理房间,独居后过得一团糟,最后只能搬回家里。反观那些从小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更能独当一面,无论是租房生活还是组建小家庭,都能把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独立生活的能力,从来都是在柴米油盐的劳动里练出来的。 更重要的是,做家务能让孩子懂得感恩。我们这代人大多是从苦日子过来的,知道父母操持家务的不易,可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容易觉得“爸妈的付出理所当然”。让孩子亲手洗一次碗,他才知道油污有多难清理;让他拖一次地,他才明白家里保持干净有多不容易。当孩子体会到父母做家务的辛苦,自然会更珍惜家人的付出,也会更懂得体谅和感恩——这种共情能力,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可能有家长担心“孩子做不好,还得我返工”,其实不用急。孩子刚开始扫地可能扫不干净,洗碗可能会打湿衣服,但谁不是从生疏到熟练?我们小时候学做家务,不也经常出错吗?多给孩子一点耐心,教他方法,少点指责、多点鼓励,慢慢他就会越做越好。而且,做家务并不会耽误学习,反而能让孩子劳逸结合——长时间学习后,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既能活动身体,又能放松大脑,反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还有家长说“我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可真正的爱不是包办一切,而是教会孩子生存的能力。我们终究不能陪孩子一辈子,现在让他吃点“劳动的苦”,是为了让他将来少吃“生活的苦”。那些从小做家务的孩子,不仅动手能力强,遇到问题也更愿意主动想办法,抗挫折能力也更强——这些品质,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其实,让孩子做家务,关键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小学阶段可以让他摆碗筷、擦桌子、整理书包;初中阶段可以让他洗碗、扫地、洗衣服;高中阶段可以让他学做饭、打扫房间、照顾生病的家人。不用追求“做得多好”,重点是让孩子参与其中,感受到自己在家庭里的价值。 40+的我们,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却忘了最好的成长,往往藏在最朴素的劳动里。让孩子做家务,不是让他当“童工”,而是让他在劳动中学会担当、学会独立、学会感恩。当孩子亲手为你端上一碗热饭,当他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你会发现,那个曾经需要你呵护的小不点,已经悄悄长大了。 所以,别再纠结“该不该让孩子做家务”了。从今天起,把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交给孩子,你会发现,劳动不仅能让孩子更优秀,还能让亲子关系更融洽——毕竟,一起为家庭付出的时光,才是最珍贵的成长记忆。做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