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翻看了1000多条抵制电影《澎湖海战》的评论,总算搞明白了为什么抵制,也搞明白了

翻看了1000多条抵制电影《澎湖海战》的评论,总算搞明白了为什么抵制,也搞明白了是什么人在抵制。 先说这部电影,《澎湖海战》讲的是1683年施琅将军率领福建水师在澎湖战胜台湾水师,随后台湾和平统一的历史史实。 再来说当时台湾的情况,郑成功1682年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一直积极反清复明。郑成功逝世后,其子郑经延袭王位,有了自立为王的念头,开始消极反清复明。 直到郑经去世,其子郑克臧掌权,但是冯锡范篡权扶郑克爽上位。这时候已经开始了权力争斗,反清复明就不提了。 随后,郑克爽上表康熙,请求以附属蕃国上贡,康熙没同意,这才投降,国家完成了统一。 所以,抵制电影《澎湖海战》的“黑熊学员”看过来,看我一一驳斥你们抵制的理由。 第一,《清荷条约》的签订联合荷兰殖民者欺负汉人? 驳斥:《清荷条约》是靖南王耿继茂签订的,耿继茂是清还是汉? 所以呀,这是政治利益斗争,不要往民粹主义上带节奏,居心不良。 《清荷条约》签订时间是1663年,也就是康熙二年。澎湖海战是1683年,“条约”早就没人当回事了。 第二,电影《澎湖海战》是颂扬施琅将军,贬低民族英雄郑成功? 驳斥:郑成功始终是民族英雄毋容置疑,但是澎湖海战和郑成功有什么关系? 此时台湾岛内已经开始了内斗,早就忘记了郑成功所要追求的民族大业。此时不收复,难道等到别的国家趁虚而入吗? 第三,南明是正统,澎湖海战不具备历史正义? 驳斥:说出这句话的人的用心很险恶,他们想要否定的可不是满清。 想必也有人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来反驳我,可是民国建立后,这句口号就变成了“五族共和”。 口号是顺应时代需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国家处于分裂时期,无论是哪一方完成祖国的完整统一都是功不可没的。 投降清军的施琅将军为什么名垂青史,只因为他完成了国家统一。 请记住,在国家统一这一终极目标的前提下,民族的区分不是那么重要。 如果看到这里您还要跟着那些“黑熊学员”盲目抵制电影《澎湖海战》,那就当我白说。 最后,祝愿祖国早日实现国家统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78
用户14xxx78 5
2025-10-30 20:12
你就是黑熊学员,还贼喊捉贼。施琅比特么三姓家奴还恶心,满清为了消灭抗清势力,跟荷兰勾结,签订卖国条约清荷条约,还让东南沿海居民三天之内后退三十里,杀人放火,残暴至极。🐶满清,主要不是为了台湾,是为了杀光汉人抵抗势力。勾结外国人,卖国求荣。

用户14xxx78 回复 10-30 20:43

司徒有虚名
司徒有虚名 5
2025-10-30 19:38
1450那些人抵制
Tigervista
Tigervista 4
2025-10-30 14:47
施琅攻克台湾和吴三桂攻克云南有何区别?收复台湾的只有郑成功。
求道
求道 4
2025-10-30 14:28
收复台湾,清算台独分裂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