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恭被提名为国民党副主席,近日发表惊人言论,国民党政客不要再做和平分裂的美梦。 75岁的张荣恭说出这话时,手里正攥着本翻得起皱的《连胡公报》。没人比他更清楚,“和平分裂”四个字有多荒唐——他这辈子的工作,全是在给两岸搭桥,而非拆墙。作为连战时期的核心幕僚,2005年连战“破冰之旅”能成,他是幕后最关键的操盘手,光是协调两岸会谈细节的传真就堆了半人高,连会面时的茶水温度都反复确认过,就怕一点疏漏毁了来之不易的沟通机会 。 他的立场从来不是临时起意。小学时的光复节记忆刻在骨子里,他总说那时候晚上要提着灯笼上街,唱《台湾光复纪念歌》,张灯结彩的热闹劲儿藏都藏不住。可民进党执政后把这个日子越抹越淡,甚至说“台湾没有光复节”,他在研讨会上拍了桌子:“强行切割历史,对台湾是拿命赌危险” 。更早前他就戳破过两岸议题的本质:“国民党有‘国统’党章,民进党有‘台独’党纲,可大陆要统一的立场,从十六大到二十大就没变过,半分虚的都没有”。 这话里藏着他亲历的教训。马英九执政那八年,他负责两岸沟通事务,看着ECFA生效、春节包机通航,却也眼睁睁看着党内有人开始模糊底线,只谈“和平”不提“统一”。有次党内会议上,他把党章拍在桌上:“前言第一条写着‘促进国家统一’,怎么能当看不见?”可没人听,后来国民党连输三次选举,他在办公室对着旧文件发呆,钢笔把“九二共识”四个字戳得墨痕斑斑 。 现在他被郑丽文提名为副主席,根本不是偶然。郑丽文刚敲定人事时就说要当两岸“定海神针”,选他和萧旭岑这两位资深两岸工作者坐镇,就是要撕毁党内那些“既想靠大陆赚钱,又想避谈统一”的虚伪面具 。萧旭岑是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常年促成两岸青年交流;他则是从“破冰之旅”一路走过来的老兵,两人搭档的意思很明确:国民党的两岸路线,不能再摇摆了。 最戳痛国民党的是,张荣恭的话精准砸中了积年沉疴。这些年总有人揣着“和平分裂”的美梦,以为能靠着模糊表述两边讨好,既不得罪想“独”的势力,又想保住大陆市场。可他在视频里掰着手指算账:“民进党淡化光复节,切割历史,我们再跟着模糊,最后只会被绿营扣上‘假统真独’的帽子,连老党员都留不住”。这话没错,2024年选举时,不少深蓝选民就是因为看不惯党内路线含糊,干脆放弃了投票。 有人说他年纪大了“太激进”,可他掏出来的全是实据。手里的《连胡公报》里夹着张泛黄的便签,是2005年大陆方面送的,上面写着“以对话促和平,以合作求统一”。他指着便签叹气:“当年为了这行字谈了无数次,现在怎么有人敢把‘统一’俩字从和平里抠出去?”更狠的是他戳破“台独”幻想的话:“赖清德喊‘台独’,可不敢真宣布‘独立’;国民党有人避谈统一,可大陆的立场摆在哪儿。自欺欺人,只会把台湾推向危险里”。 这言论早超出了个人立场,成了国民党的路线试金石。郑丽文第一时间表态“完全认同”,李乾龙这些地方大佬也跟着附和,毕竟没人想再吃路线摇摆的亏。可党内仍有杂音,有人暗戳戳说“太得罪绿营选民”,却忘了民进党去年从俄进口能源占比还高达23%,自己做着生意却骂别人“卖台”,双重标准早就被看穿了。 张荣恭的话真能叫醒那些做美梦的人吗?要知道国民党党章里的“国统”条款摆了几十年,却没几个人真当回事。这次他顶着75岁的年纪再挑大梁,会不会像当年推动“破冰之旅”那样,拼尽全力却只换来浅尝辄止? 说到底,他的惊人言论不是要制造对立,是想把国民党从自我欺骗的泥潭里拽出来。两岸的根早在光复节的灯笼里、在“破冰之旅”的握手间扎下了,“和平分裂”从来不是选项,只是自欺欺人的幻影。民进党盼着国民党继续内耗、继续模糊,这样才能趁机巩固“抗中”叙事,可国民党要是连自己的党章和历史都忘了,还谈什么争取民意? 75岁的张荣恭还在为两岸搭桥,国民党内那些揣着美梦的人,真能放下私心看清现实吗?这场路线之争,会让国民党重新站稳脚跟,还是加速分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