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匪夷所思!德国居然把国内最大的核电站给炸了。 就在前天,随着震天动地的爆破声,

匪夷所思!德国居然把国内最大的核电站给炸了。 就在前天,随着震天动地的爆破声,德国贡德雷明根核电站的冷却塔訇然倾塌。冷却塔的坍塌,标志着德国从此彻底告别了核能时代。   贡德雷明根可不是什么小电站,它是德国实打实的最大核电站之一。当年建起来的时候,那可是举全国之力的重点工程。   这可不是拆个小厂房那么简单,贡德雷明根核电站在德国能源界就是根顶梁柱。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它的A机组就已经开始发电了,到1984年B机组和C机组完工后,更是达到了最鼎盛的状态。   根据运营方莱茵集团的数据,从1984年开始,这座核电站每年能稳稳当当输出200亿千瓦时的电力。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能供整个巴伐利亚州四分之一的用电量,周边几百万户人家的照明、工厂的机器运转,都得靠它发电。   最难得的是,在近五十年的运行时间里,它从来没出过重大安全事故,在全球核电圈子里都算是口碑不错的“老大哥”。也难怪它的冷却塔能成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不少人从小看到大,早就看惯了这两座高高的塔,现在看着它们倒下去,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的。   其实德国要拆这核电站,真不是一时脑袋发热,背后已经盘算了十几年,最直接的由头就是2011年的日本福岛核事故。那事儿一出,全世界都对核电捏了把汗,德国老百姓的反核情绪更是直接爆发了,街头到处都是抗议游行,大家都要求政府彻底放弃核能。   当时默克尔政府就顺着这个势头,推出了挺有雄心的“能源转型计划”,明确说要慢慢关掉所有核电站,到2022年彻底弃核。从那以后,德国的核电站就开始陆续“退休”,贡德雷明根因为规模大、设备也老,成了最后一批被盯上的目标。   它的B机组2017年就关了,C机组也在2021年停了发电,这次炸掉冷却塔,算是给核能时代彻底画上句号了。   估计有人会问,拆了这么大一个能源顶梁柱,德国用电够用吗?这就得说说德国这些年的准备了。为了填上弃核后留下的缺口,德国早就开始大力推可再生能源了,屋顶上的太阳能板、山头上的风力发电机,到处都是。   根据德国联邦环境局的数据,2023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总电力消耗里的占比已经超过一半,达到了51.8%,比前一年还高了5.6个百分点,风电和光伏现在都成了主力能源。   而且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不稳定的问题,莱茵集团早就规划好了后续的安排。就在冷却塔爆破的第二天,他们就在原来的厂址上举行了一座大型电池储能设施的奠基仪式,这座设施容量有700兆瓦时,建成后会是德国最大的储能设施,能把风电、光伏发的电存起来,等要用的时候再补上去。   可这转型的路哪儿那么好走啊,中间踩了不少坑。最开始为了推广可再生能源,德国政府给了一大笔补贴,2013年的时候直接补贴就到了180亿欧元,占了财政总支出的6%以上,给财政添了不小的负担。   高额补贴还把电价给推高了,不光老百姓有意见,企业也受不了,西门子、意昂这些行业里的大公司都公开反对。意昂和莱茵集团甚至在2013年就宣布要削减几百亿欧元的可再生能源投资。   更尴尬的是,为了应急,德国还一度重新开了煤电,2012年的碳排放反而上升了2%,跟绿色转型的初衷完全反了。   好在后来政府不断调整政策,修改了《可再生能源法》《陆上风电法》等一系列法案,慢慢把补贴降了下来,同时又加大对储能、氢能等新技术的投入,这才把转型的方向稳住。   这次炸冷却塔,看着就是个普通的爆破工程,实际上却是德国能源转型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要知道德国本身能源就不富裕,石油、天然气大多都得靠进口,之前还因为俄乌冲突吃够了能源被卡脖子的苦,所以才铁了心要搞能源自主,而弃核就是这个大计划里的关键一步。   现在看下来,虽然过程磕磕绊绊,但成果也挺明显的。不光可再生能源占比上去了,2023年煤电占比还降到了26%,是五十多年来的最低值,这样一来,离2045年碳中和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现场不少人看着塌了的冷却塔,心里都挺有感触的。有位在电站干了三十年的老工人抹着眼泪说,这塔就是他青春的见证;也有环保组织的人举着“绿色未来”的牌子欢呼,说盼了几十年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其实不管是惋惜还是高兴,都能理解,毕竟这哪儿是拆一座楼那么简单啊,这是一个工业大国在彻底重构自己的能源体系。从以前靠核电撑起半边天,到现在彻底告别核能,转头拥抱风电、光伏这些清洁能源,德国走了十几年的难路。    

评论列表

游云
游云 2
2025-10-28 15:52
设计使用期到了就应该要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