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泰山区农村危房改造经验全省推广

10月24日,全省农房建设质量安全和品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在日照举行,泰安市泰山区在培训班上作典型交流发言。近年来,我市以有效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为核心,助力农村低收入群体实现“安居梦”,助推乡村振兴。

泰山区改造农村危房惠及2000余人

本次农房建设质量安全和品质提升省级培训班上,泰山区住房城乡建设局作了题为《托起群众安居梦架通民生连心桥》的发言。

近年来,泰山区把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问题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坚持“一个主体双重服务”程序规范,把好政策入口关;构建“三联保障四态公开”服务体系,规范改造安心房;落实“五关到场”强化全程监督管理,筑牢质量安全网,形成危房改造“技术+资金”一体两翼精准护航机制。全区共改造农村低收入群体C、D级危房758户,累计拨付补助资金1075万元,惠及群众2000余人,显著改善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实现了安全底线与居住需求的双向满足。

助力农村低收入群体实现“安居梦”

泰山区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工作上的探索,是泰安市全力推动农村危房改造的一个缩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通过实施“三一”“三化”工作法,助力农村低收入群体实现“安居梦”。

健全一套政策,体系管理制度化。泰安市将危房改造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帮扶困难群众生活的重要举措,通过认真研判、科学筹划,不断健全政策体系。细化《泰安市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着重对工作程序、动态机制、质量监管等做出明确要求;强化政策实施力度,配套出台一系列文件,明确危房建设工程的监管重点和责任主体、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程过程管理,确保危房改造全过程监管;明确市、县、乡(镇)三级政府在危房改造中的主体责任,形成市指导、县主管、镇服务、村配合的全链条管理。

成立一批队伍,流程管理梯次化。泰安市将管理力量重心下移,自下而上成立专职队伍,确保政令上下贯通。加强现有房屋及建设工程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处置农房安全问题,把好源头关,全市共登记信息员3009人;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开展工匠培训工作,共培训乡村建筑工匠2000余人;固定专职管理员,实现危房改造从政策到实施,从实施到竣工,从竣工到存档的全方位管理。

完善一套体系,标准管理规范化。泰安市出台了“一职责、一协议、一账两表、五制度”。明确县级、乡镇、村、个人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分别承担的相应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市级统一规范乡村建设工程服务协议,明确乡镇和危房改造户的权利和义务,对双方进行有效约束,并做好开工及信息员登记表及台账管理;同步规范开工信息报告、村级信息员管理、服务协议签订、关键工序巡查、工程竣工验收五项制度,并由市、县两级监督执行。

泰安市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具体举措,确保危房改造政策执行好、任务完成好,助力农村低收入群体实现“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