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不如美国,机床不如日本,汽车不如德国,电视不如韩国,飞机不如法国,奢侈品不如意大利,大学不如英国,境不如瑞士......”这些话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知为何,在一些人眼中,我们好像什么都很落后,一直在追赶那些发达国家。 其实早该更新一下认知了,毕竟这几十年中国工业和科技的步子迈得比高铁还快,很多领域早不是 “追赶” 那么简单。 就说被盯得最紧的芯片,十几年前咱们买芯片真像求爷爷告奶奶,手机里装的全是高通、联发科,人家断供就能卡得整个行业动不了。 但现在华为 Mate60 Pro 揣着麒麟 9000S 就敢直接上架,12 核心设计的处理器跑分比骁龙 888 还强,虽说不是最顶尖的,但能从无到有造出能用、还好用的芯片,这本事放眼全球没几个国家能做到,总不能拿刚学会跑的和练了几十年短跑的比速度吧。 再看被吹成 “神话” 的日本机床,以前高端五轴机床确实得靠进口,人家还限制出口,生怕咱们用来造高端装备。 可现在辽宁的科德数控早就把 “卡脖子” 的难题破了,自家造的五轴机床自主化率高达 85%,从数控系统到电主轴全是自己的技术,航天科工、中航工业这些造导弹、飞机的单位都在用它加工钛合金部件,甚至还建了专门给 C919 大飞机造零件的中试基地。 以前买日本机床得排队等半年,现在国产机床不仅能满足自家需求,还开始往外输出,这前后反差可不是 “追赶” 能概括的。 汽车领域更有意思,以前说起好车都是德国 BBA 的天下,合资车卖得比进口还贵,核心技术全攥在人家手里。 但风水轮流转,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咱们直接领跑,2024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 1300 万辆,连续 10 年全球第一,比亚迪的销量早就超过特斯拉,在欧洲街头跑的汉 EV,连德国人都得回头多看两眼。 更关键的是刀片电池、CTP 底盘这些核心技术都是自己的,不像以前造燃油车时连发动机都得靠引进,现在反倒是国外车企来抄咱们的作业,这转变够戏剧性吧。 电视行业也早不是韩国三星、LG 的独角戏了,TCL、海信这些品牌早就把全球市场份额抢过来大半,现在买高端电视,不是中国的 Mini LED 就是 OLED,画质、刷新率一点不比韩国货差。 以前咱们是给人家做组装代工,赚点辛苦钱,现在华星光电的面板产能全球领先,连三星都得从咱们这儿买屏幕,所谓的 “技术优势” 早就被咱们追平甚至反超了。 飞机制造这块,法国空客、美国波音垄断市场几十年,咱们的 C919 一飞冲天就打破了格局,不仅完成了商业首飞,订单量早就排到几年后,国产率还在不断提升。 更别提时速 600 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从零加速到全速只要 3 分半,这 “贴地飞行” 的技术连飞机制造商都得佩服,要知道这可是从材料到系统全自主研发的成果,不是靠买技术能换来的。 至于大学和科研,以前总说不如英国牛津剑桥,但现在清华北大在 QS 排名里往前冲得厉害,2024 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 3.6 万亿元,接近 2020 年的 1.5 倍,研发人员总量更是世界第一。 中科大的量子计算原型机 “九章”、清华大学的人工智能研究,在国际上都是叫得响的成果,顶刊论文数量年年增长,早就不是 “跟跑” 的水平了。 环境方面更不用妄自菲薄,瑞士的青山绿水确实好看,但中国这几年的增绿速度堪称世界奇迹,五年造林 1.85 亿亩,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面积,为全球贡献了 25% 的新增绿化面积,是世界上增绿最快的国家。 而且风电、光伏装机量全球第一,新能源发电占比越来越高,以前的 “污染大国” 标签早就该撕了。 说到底,中国制造业的底子早就硬了,2024 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 30%,连续 15 年世界第一,504 种主要工业产品里大多数产量都是全球第一。 那些说 “什么都落后” 的人,要么是没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要么是还抱着十几年前的老印象不放。 毕竟从 “啥都造不出” 到 “啥都能造好”,这几十年的跨越太快,快到有些人还没反应过来,咱们已经从 “追赶者” 变成了很多领域的 “同行者”,甚至是 “领跑者”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