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家媒体报道称,10月14日,万科原总裁、CEO祝九胜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消息得到确认。
这位兼具近20年银行从业经历与13年万科核心管理经验的金融+地产双料专家,曾因为万科搭建现金流体系、操盘关键资本运作被业内称为“财神爷”,如今却从职业巅峰跌落刑事调查的漩涡。
从银行高管到万科核心
祝九胜的职业起点始于金融界的核心阵地。
1993年,获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后他便入职了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开启了近20年的银行生涯。
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敏锐的市场判断力,他从福田支行副行长逐步晋升至分行副行长,深耕信贷与公司业务多年,深度参与了深圳金融与地产行业的早期联动发展。
这一时期,他主导的建行与万科700亿元战略授信合作,成为其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据建行内部文件显示,该授信包含30亿元企业债担保条款,年利率仅3.5%,较同期LPR低120个基点,为万科的快速扩张注入了关键资金动力。
2012年,祝九胜正式跨界加入万科,担任分管资金管理的高级副总裁,手握集团全部融资计划与资金调度权。
彼时的万科正处于规模扩张的关键期,他带来的金融思维迅速重塑了企业的资金管理逻辑。
在其主导下,万科建立起以现金流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完成B转H上市、事业合伙人制度设计等重大资本运作,其中2014年推出的“盈安合伙”计划堪称经典——通过统筹1320名事业合伙人的14.5亿元分红与奖金注入信托计划增持股票,该计划在2015年“宝万之争”中成为万科稳固股权的核心抓手。
2018年1月,入职仅5年的祝九胜迎来了职业巅峰,被万科董事会聘任为总裁、CEO。
时任董事长郁亮给出的聘任理由颇具分量,其管理的资金部门获评总部最佳部门,“以现金流为基础”的理念深刻改变了万科,且具备极强的专业素养与决策能力。
此后数年,他兼任长租公寓事业部首席合伙人等职,深度参与万科多元化战略布局,直至2024年3月万科陷入资金危机时仍以“月薪1万元”的姿态承诺“今明两年债务规模下降1000亿元”。
信贷往事:低息授信中的利益输送嫌疑
2025年1月,祝九胜以健康原因辞去万科所有职务,彼时关于其被调查的传闻已暗流涌动。
而10月刑事强制措施的落地,让缠绕其多年的合规疑云终于浮出水面,每一项都直指金融与地产交叉领域的高风险地带。
最受关注的争议焦点,正是祝九胜在建行任职期间主导的700亿元万科授信案。
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原则,不得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而该笔授信中3.5%的年利率较同期市场利率存在显著折价,且包含定制化的企业债担保条款,这种“特殊待遇”是否符合利率管理规定、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已成为司法机关核查的核心方向。
金融风控领域专家指出,上世纪90年代-2010年代初,银行信贷风控体系尚不完善,大型房企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存在较多操作空间。随着近年金融反腐持续深化,此类陈年旧案的核查力度显著加大,祝九胜的银行任职经历恰好处于这一风险窗口期。
资本运作:跟投与互金平台的双重争议
加入万科后,祝九胜主导的资本创新项目同样疑点重重。
其一便是万科首创的项目跟投机制。尽管该制度被视为激励管理层的重要手段,但内部集资利率高达8%-10%,数据远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更关键的是,有离职员工举报称跟投资金来源涉及“资金池”操作,存在挪用客户资金的嫌疑。若查实,相关行为可能触犯《刑法》第272条规定的挪用资金罪。
其二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违规操作。2016年-2018年,祝九胜兼任万科合营企业鹏鼎创盈董事长兼总经理,该公司旗下的鹏金所平台第一大股东即为万科。
早在2017年,鹏金所就因发行超限大额标的、资金高度集中流向房地产行业被监管关注;2024年7月,其理财产品全面逾期,涉及金额超7亿元。
更值得警惕的是,2023年烟台11家企业联合举报称,鹏金所等机构向合作方小股东发放高利贷,且放贷主体存在万科高管关联痕迹。
曾经的“财神爷”终究没能守住财富与职业的双重底线。
目前,相关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中,司法机关将对涉案细节作出最终认定。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谨慎辨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