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胆囊结石别慌!这项“保胆取石”新技术,填补郑州市内空白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魏浩通讯员田培

44岁的张先生最近遇到了烦心事:皮肤、眼睛发黄持续了2周没有缓解,到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检查,肝功提示总胆红素107.6umol/l、直接胆红素89.5umol/l,上腹部增强CT及核磁提示胆总管结石、胆囊多发小结石,最终被诊断为“胆总管结石、胆囊多发结石、梗阻性黄疸”。

得知结果的那一刻,张先生满是担忧:“得了胆结石必须要切胆囊吗?以后消化会不会受影响?”其实,不少胆囊结石患者都有类似顾虑。

健康科普:胆囊,消化系统的“小帮手”

胆囊是位于右上腹的梨形小器官,别看它体积不大,作用却十分关键——它像一座“胆汁仓库”,负责储存、浓缩肝脏分泌的胆汁。当我们进食后,胆囊会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帮助分解脂肪、促进营养吸收,对消化功能至关重要。

胆囊结石是消化科常见疾病,成因复杂:长期高油高脂饮食、不吃早餐(胆汁长时间淤积易结晶)、代谢异常、家族遗传等,都可能让胆囊里“长出石头”。

多数情况下,小结石可能“安静”存在,患者感觉不到;

但如果结石阻塞胆道,就可能引发梗阻性黄疸(如张先生出现的皮肤、巩膜黄染),还可能伴随腹痛、发热,甚至诱发胆囊炎、胆管炎等感染疾病;长期刺激胆囊壁,也会增加癌变的风险。

过去,对于同时存在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的患者,治疗往往较为复杂:要么分多次手术解决,要么因手术风险或技术限制,选择切除胆囊。可胆囊对消化的“助力”不可替代,“保胆取石”成了很多患者的迫切需求。

技术突破:一次微创操作,“双石”清除还保胆

针对张先生的病情,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胆胰疾病亚专业组主任医师张利、副主任医师屈重行,联合门诊麻醉、内镜护理团队,开展了市内首例ERCP联合经口胆道镜胆囊结石取石术,成功为患者清除结石,实现了这项技术在郑州市级医院的“零突破”。

这项技术如何实现“保胆取石”?过程很精巧:

第一步ERCP取胆管结石: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先清除胆总管内的结石,解决胆道梗阻问题;

第二步经口胆道镜清胆囊结石:借助经口胆道镜进入胆囊腔,用一次性取石网篮精准抓取胆囊内的多发小结石,将结石“一网打尽”;

第三步清理胆囊腔:通过子镜反复注水、抽吸,仔细清理胆囊腔内残留的沉积物,让胆囊内部恢复洁净。

相比传统治疗,它的优势十分显著:

微创高效:完全通过人自有的腔道进行取石,全程通过内镜操作,无需开刀,创伤小、恢复快;

“双石”同治:一次操作就能同时清除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避免多次手术的痛苦;

保留胆囊:最大程度保护胆囊生理功能,对消化系统影响更小;

技术创新:填补郑州市市级医院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为当地胆石症患者提供更先进的微创治疗选择。

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并不可怕,早发现、选对治疗方式是关键。

这项新技术的开展,让“保胆取石”从期望变成现实,也为更多胆石症患者带来了微创治疗的新希望。

如果您或家人被胆囊结石或胆管结石困扰,不妨到正规医院消化科咨询,了解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