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龙斌要求大陆承诺:只要台湾不“独立”,大陆就不会对台动武 郝龙斌最近在岛内扔出一个新观点:只要台湾不“独立”,大陆就别动武。这话一出,岛内外立马炸开了锅。作为国民党主席候选人,他还附带提出了推动党内大辩论、设立两岸办事处等想法。 时间点选在2025年10月14日,两岸关系刚刚经历一波小风浪,国民党内部也吵得不可开交。 环球时报前脚刚发评论,国民党这边又有人喊口号。两岸敏感神经又被触动,郝龙斌的“承诺论”,到底是解药还是新麻烦? 郝龙斌这次开出的条件,说白了就是想让大陆先放下“棍子”,别再用武力威慑台湾,前提是台湾不搞“独立”。 他还强调,大陆应该尊重台湾当局的存在,大家心平气和聊一聊,这样或许能缓和两岸气氛。国民党方面的声明也跟着发了,主打一个“理性对话”。 但这要求听起来多少有点理想主义,甚至有点天真。大陆这边的底线很清楚,大家都知道一个中国原则谁都不能碰,任何对话的前提就是台湾必须承认“九二共识”。 这一点,民进党上台后说变就变,2016年至今,两岸官方沟通机制直接卡壳,经济交流也跟着受影响。 郝龙斌想通过喊话让大陆软化,现实就是这么骨感。台海的紧绷气氛,不是喊几句“和平口号”能缓解得了的。 回头看国民党和民进党的路子,表面上谁都说“和平”,骨子里算盘打得各不一样。民进党上台后,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两岸交流大门被自己关上,气氛越来越冷。 郝龙斌这套“台湾不独、大陆不武”的说法,乍一听温和,实则把责任推到对岸头上。岛内政党其实在“事实独立”问题上都没明说,但动作一个比一个默契。 九二共识这根“定海神针”如果没了,啥承诺都等于白说。新华社的数据显示,在九二共识还在的时候,两岸贸易额水涨船高,2022年都超了3000亿美元。 这个基础一旦松动,经济、民生、交流样样跟着遭殃。郝龙斌的设想,反而成了本末倒置。两岸互信,绕不开台湾在“统一”上的明确表态,光靠大陆单方面让步,难成气候。岛内如果总想着“模糊过关”,那两岸的裂痕只会越拉越大。 把目光拉远点,台海这点事其实牵一发而动全身。郝龙斌的“承诺论”在国际上也有不少回响。毕竟美国这些年在台海问题上嘴上说“维持现状”,但动作没停过。 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后,台海话题又成了中美博弈的焦点。台湾这边对大陆出口比重超过40%,经济上说断就断根本不现实。 两岸紧张一升级,全球芯片、制造业瞬间跟着打喷嚏。大陆坚决不愿意在“分裂”这事上做出让步,这其实是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常态。 看看历史上那些分裂问题,哪有一方单方面承诺不动武的道理。专家们也反复提醒,和平是双向道,不可能只靠大陆妥协。 赖清德最近的政策更是加剧了对立,这种背景下,郝龙斌的设想更像是一种“美好愿景”,离现实总得隔着几层纱。 郝龙斌的话题热度高,但真要落地,难度比登天还大。两岸和平不是靠喊话和承诺实现的,九二共识和统一目标才是根本。 国民党想要赢得民心,还是得回归理性对话和实际行动。两岸关系复杂如棋局,指望一方让步换来永久和平,只能算是空中楼阁。只有双方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才有可能真正翻开新的一页。 参考资料:郝龙斌主张推动两岸交流:把“双城论坛”扩大为“两岸论坛” 2025-10-14 12:17 海峡导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