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天才,只是没放弃的普通孩子。 每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八点准时打开手机,点开“围棋之路”APP。 对手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每次都点“匹配高段对手”。 六轮输了四场,没人说他不行。 反而直播间里,职业二段王倩说:“这孩子每输一盘,复盘比谁都认真。 ” 他不说话,只是把每一步棋的胜率曲线截图,贴在床头。 KataGo-40b新出的“对手分预测”功能,他看得比课本还细:赢这一手,对手平均分能涨多少? 再赢一盘,是不是就到6段线了? 没人告诉他,规则变了。 以前五胜就能升段,现在要赢够五盘,还得对手平均分比你高一大截。 听起来像天方夜谭。 可系统没骗人。 已经有11个和他一样的孩子,提前跳了段。 有人从3段直接蹦到5段。 他现在还剩三盘。 赢两盘,就能凑够55%胜率;赢三盘,就稳了。 他不需要赢下所有棋,只需要赢下那两盘刚好够的。 今晚八点,第7轮开始。 他提前点了“匹配高段对手”。 直播间里,王倩说:“别怕输,怕的是不敢挑强的。 ” 他没回话,只是把摄像头调正,打开录屏——这是他今晚的复盘课。 他爸在厨房问他:“明天还下吗? ” 他说:“下。 再下两盘,就能去区赛了。 ” 听说,只要升到5段,浙江的区级比赛,食宿全免。 他没想过拿冠军,也没想过当职业。 他只是想,下次去市里比赛,不用再问“你是不是县里来的? ”——因为他的段位,够格坐在那张桌子前了。 48小时,三盘棋。 不是逆袭,是规则终于,愿意给普通人一条路。 10月18号,名单出来那天,也许没人记得他的名字。 但那个从县级棋室里,一路靠自己赢回来的5段,会坐在区赛的棋桌前,轻轻落子。 然后,继续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