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印度裔专家马凯硕直言:“亚洲国家在西方围堵中国时的沉默,这不是中立,这是在

微笑向阳处 2025-10-06 00:47:18

新加坡印度裔专家马凯硕直言:“亚洲国家在西方围堵中国时的沉默,这不是中立,这是在给自己挖坑,因为中国给亚洲挡住西方的子弹,如果中国顶不住,亚洲国家也会成为西方的盘中餐,有些亚洲国家不仅不帮中国,还站队到西方,这种行为非蠢即坏!”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5年,新加坡印度裔专家马凯硕在一次国际论坛上公开发表了引发广泛关注的观点。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在西方国家围堵中国的背景下,亚洲国家的沉默或站队西方行为,不仅不是中立,而是在自掘坟墓。 他的言论迅速在国际舆论中引起轩然大波,也让人们再次审视亚洲在全球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和未来选择。 马凯硕的核心观点非常明确:当前,美国及其西方盟友通过“印太战略”,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对亚洲施加前所未有的压力,目的就是限制中国的崛起。 无论是加强对区域国家的军事部署,还是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中国的贸易和技术发展,美国都在精心布局,试图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战略围堵。这种战略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本身,如果中国无法顶住这种外部压力,整个亚洲都可能陷入被西方控制的局面。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的崛起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亚洲整体利益的一部分。中国的经济增长、科技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实际上为整个亚洲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和战略独立的可能性。 如果亚洲国家在关键时刻选择袖手旁观,或者直接站队西方,那么在未来的国际博弈中,他们将很可能成为被动的一方,甚至可能沦为西方战略棋盘上的“盘中餐”。 这一表述虽然犀利,但也直指现实——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战略选择的正确与否可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 马凯硕特别提到,美国的“印太战略”不仅是军事上的压力,更通过经济手段和政治合作施加影响。例如,美国在区域内通过贸易协定、投资政策以及技术合作等方式,对亚洲国家形成依赖,同时限制中国在高科技、能源和供应链上的发展空间。 通过这种方式,美国希望将整个亚洲纳入其影响范围,遏制中国的区域主导地位。而一些亚洲国家在这种局势下选择沉默,或者主动与西方站队,无异于在战略上为自己挖坑。 在分析亚洲国家的态度时,马凯硕并没有回避现实。他指出,一些国家出于自身短期利益考虑,选择在西方和中国之间摇摆,或者公开站队西方。然而,这种行为从长远来看,不仅无法保障自身安全,反而可能在关键时刻成为战略上的负担。 如果中国在面对西方压力时出现困难,这些摇摆不定的国家将难以独善其身。马凯硕甚至用“非蠢即坏”来形容这种行为,用词虽然尖锐,却道出了现实的严峻性。 针对这种局面,他呼吁亚洲国家应当团结合作,通过区域一体化和多边机制来抵御外部压力。 例如,东盟国家可以在经济和安全领域加强协作,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和供应链多元化;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也可以成为亚洲国家在安全、反恐、经济合作等方面协调行动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这些机制,亚洲国家不仅能够减少对单一外部力量的依赖,更能够在国际政治博弈中形成更强的话语权。 马凯硕还强调,中国的崛起不仅是中国自身的事情,更是整个亚洲利益的体现。过去几十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仅提升了自身经济实力,也成为亚洲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极大地推动了周边国家的发展。如果亚洲国家能够与中国加强合作,形成互惠共赢的区域格局,不仅可以获得经济利益,也能在战略上获得更多独立空间,而不必完全依赖外部大国的保护。 他举例指出,近年来中国在亚洲的多项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 无论是高铁网络、港口建设,还是能源合作和数字经济发展,中国的投资和技术支持都为周边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然而,若这些国家在关键战略问题上选择对抗或忽视中国,他们不仅失去合作机会,还可能陷入被外部力量操纵的困境。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新加坡学者马凯硕:面对美国遏制打压,中国采取明智策略反制

0 阅读:424

评论列表

5281

5281

3
2025-10-06 11:50

马凯硕,这个印度裔专家是一个具有相当战略眼光的明白人

用户14xxx34

用户14xxx34

3
2025-10-06 07:49

眼光独到

用户12xxx06

用户12xxx06

2
2025-10-06 09:58

如果亚洲没有中国挡住,亚洲大部分国家都会被美欧收割,穷困潦倒,国家战乱,民不聊生……

微笑向阳处

微笑向阳处

微笑向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