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的情商有多低?怪不得后来会被宋江架空! 第一件事:面对功臣谦让,不懂得“礼尚

星河滚烫你是画 2025-10-05 06:07:25

晁盖的情商有多低?怪不得后来会被宋江架空! 第一件事:面对功臣谦让,不懂得“礼尚往来”。 林冲火并王伦,是晁盖等人能够安然坐上梁山头把交椅的首功。按理说,林冲此时的威望和功劳,坐第二把交椅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在排座次时,林冲出于谦逊和对晁盖等人的尊重,一再谦让,主动提出让吴用、公孙胜两位军师排在自己前面,自己甘愿坐第四把交椅。 这是一个典型的“客气”。一个高情商的人,在面对首功之臣如此谦让时,必然会“故作生气”,坚决不同意,反复推让,最终即便林冲还是坐了第四,也要把这个“尊重功臣”的姿态做足。 然而,晁盖却对林冲的谦让,选择了“心安理得”的顺水推舟,坦然地让吴用、公孙胜坐了第二、三把交椅。 这种“不作为”,瞬间暴露了他还停留在“排排坐,吃果果”的朴素兄弟情谊中,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收拢人心的博弈。 第二件事:不问是非要杀人,尽显格局狭隘。 杨雄、石秀因反抗祝家庄的欺压,杀了人,带着推荐信前来投奔梁山。 晁盖听完他们的叙述,不问青红皂白,勃然大怒,认为这两人在山下惹是生非,“连累我等受辱”,败坏了梁山名声,竟要当场将二人斩首。 杨雄、石秀并没有参与偷鸡的事情,而且梁山是什么名声,晁盖自己心里没有数吗? 晁盖此举,无非是想立威而已,但是明显找错了场合。 幸好,宋江及时站了出来,力保二人,并顺势将矛盾引向了共同的敌人祝家庄,最终通过“三打祝家庄”一战,为梁山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为自己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威望。 晁盖的“乱作为”,反而成了宋江“深明大义、有勇有谋”的最佳陪衬。 第三件事:当着杨志的面,炫耀“智取生辰纲”。 鲁智深、武松、杨志率领二龙山人马归附梁山,本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在欢迎宴会上,酒酣耳热之际,晁盖得意洋洋地,当着所有人的面,开始详细炫耀自己当年是如何“智取生辰纲”的威风往事。 他完全忘了,那趟被他劫走的生辰纲,正是杨志一生中最大的奇耻大辱和命运转折点。 当着“受害者”的面,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当年的“加害史”,这种“哪壶不开提哪壶”的灾难级社交表现,让在场的杨志尴尬无比,也尽显其粗疏、不拘小节的性格缺陷。 正是这一件件“小事”,注定了晁盖无法驾驭一个日益庞大和复杂的梁山集团。 当宋江上山后,他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为梁山确立了纲领。晁盖对此,浑然不觉。 当宋江频繁带兵出征,南征北战,不断为梁山开疆拓土,收拢人心时,晁盖却被客气地“尊”在山寨,成了一个被架空的老大。 最终,在曾头市“活捉晁盖”的挑衅声中,这位长期压抑的“大哥”,为了找回脸面,不听宋江劝阻,执意亲自出征,最终中箭身亡。 他的死,与其说是死于史文恭的毒箭,不如说是死于自己的“意气用事”。他用自己的生命,为宋江的全面上位,清除了最后一个障碍。 可以说,不是宋江架空了晁盖,而是晁盖自己的格局和情商,将他自己,永远地留在了“东溪村保正”的那个位置上。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星河滚烫你是画

星河滚烫你是画

欢迎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