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梅田湖营村是如何旅游兴村,壮大集体经济的? 乡村旅游如何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如

梅田湖营村是如何旅游兴村,壮大集体经济的? 乡村旅游如何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如何处理好企业、村集体、农民利益上的分配问题,湖南省浏阳市梅田湖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梅田湖村位于湖南省浏阳市古港镇,距省城长沙市70公里。近几年来,该村坚持“旅游兴村、科技兴农”,充分发挥当地的山水资源,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有力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村民增收致富,探索形成了“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 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47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60元,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梅田湖村先后获得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诸多荣誉。 过去,梅田湖村的村民以在家种田和外出务工为主,村民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那时,梅田湖村村务处于半瘫痪状态。 一是在土地整理过程中的遗留问题比较多; 二是村级负债近百万元。最困难的时候,出现了村级租用民房办公租金及饭店伙食费、组长工资补助均无法支付等等。 2016年4月,周峰当选为党总支书记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组建由党代表、老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为成员的“宣讲帮帮团”,深入田间、屋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党员示范带头筹资投劳、让地让房、主动拆除自家围墙拓宽道路,引导村民自发参与屋场建设、庭院整治;凝聚老党员、退伍军人、在外创业人士等力量,参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吸引在外创业人士回乡投资兴业。 支村两委把握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利用梅田湖村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资源条件,创新思路,主动作为,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村级发展提质增效。 他们提出了打造“一湖,两带,六屋场”(梅田湖,沿梅田河风光带、沿渠景观带,松山、南山、渔子塘、新湖、云盘、紫阳湾屋场)的旅游精品线路的发展思路,完成了梅田大道两厢环境整治及亮化绿化工程,打造了松山和梅田湖接待中心两个美丽屋场,创建了早稻示范基地、优质稻生产基地、油菜示范基地等,每年举办油菜花节和彩色稻田艺术展旅游活动,吸引周边十多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当地居民增收。 二、主要经验总结 1、注重规划先行,绘就一张发展新蓝图。 梅田湖村立足域内资源禀赋,按照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发展理念,构建“一湖两带六屋场”的水韵乡村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享誉三湘、闻名全国的山水休闲度假精品村、培育绿色生态农业信息化示范村、创建村民素质教育样板村,实现农村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良性互动,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生活富裕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2、推动互利共赢,蹚出一条共富新路子。 梅田湖村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着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打造了松山研学、云盘渔猎文化、紫阳湾亲子体验、枫树湾户外拓展、皇龙峡索溪探险等丰富的农文旅业态,让美丽屋场变为美丽经济。 乡村旅游重点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梅田湖村采用了“公司+村级+农户”模式,实现三方互利共赢。比如,松山研学基地整合500多亩农田,由企业公司占股51%、村集体占股10%、村民占股39%,将村民的闲置房统一改造成标准化客房,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为主题开展全季节农耕研学活动,近两年共接待11万余人次,实现研学收入1000余万元。2022年,梅田湖村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共接待游客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2100多万元。 3、深化乡村建设,构筑一片幸福新家园。 梅田湖村坚持产业融合、资源整合、资金聚合,近两年共投入1700余万元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按照“一屋场一产业、一屋场一景点”标准,高质量打造梅田湖宜居村庄连片示范区。 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500余万元新建了集接待、展示、会议、办公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实践中心,建成2个乡村文旅大舞台;提质改造沿渠主干道4.5公里、硬化乡村道路4.8公里,新装路灯100余盏;完成2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2021年,成功打造4个长沙市美丽宜居村庄;2022年,作为长沙市4个村(社区)之一,成功创建长沙市融合发展标杆型美丽宜居村庄,共接待考察调研团体160余批次。 4、强化党建引领,激活一方治理新活力。 梅田湖村健全完善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建立贯通“村(社区)—片—组—村(居)民代表—村(居)民”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推选84名党员、村民代表参与联户,确保户户有人联、事事有人办,推动村级治理精细化、高效化。 村支两委创新推出“梅田湖二十四约”,引导广大村民“知约”“守约”,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同时,探索村民代表兼任屋场自治委员会主任,通过召开屋场建设会、屋场恳谈会,引导全体村民自发筹资酬劳、让地让房,有力推动屋场建设和庭院整治,奏响共建共治共享“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