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李德以不适应延安生活为由欲返苏联,毛主席劝他:“苏联正搞大清洗,此

陶陶讲史 2025-09-05 09:28:31

1937 年,李德以不适应延安生活为由欲返苏联,毛主席劝他:“苏联正搞大清洗,此时回去,恐有生命之忧,望你慎重考虑。”

在我党成立之初,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头羊,苏联曾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实质性的支持,为了帮助我们进行革命,他们还派了很多国际社会主义者,不远万里来到了我国的土地上,其中就有一位名叫李德的同志。

出生在德国的他,曾在一战期间,参加了德国共产党,后来就成为了中共中央军事顾问,是共产国际派往我国的军事情报员。

李德第一次踏上我国的土地,是在1932年的时候,那时候他已经在苏联的军事学院学习4年的时间了,学有所成之后,他被共产国际的执委会,派往中国上海工作。

一年后,李德就被转派到中央苏区担任军事顾问,对于他的到来,苏区的同志们,感到十分的踏实,大家都认为有他的领导,我们一定能干好革命。

不过,不久后,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时候,国民党正对我们红军战士,进行大规模的围剿,在前几次的围剿中,我们凭借着领导者的军事才能接连化险为夷。

而在李德到达苏区之后,国民党再一次发动了对我们的围剿行动,李德迅速做好了军事指挥战略。

但是,对于我国革命形势了解不全面的他,最终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这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我们的红军战士,也被迫撤离了苏区。

面对军队的重大损失,我们在撤离之后,对此总结了经验教训,也就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撤销了博古和李德对于军事的领导,虽然没有了实权,但李德还是参加了很多后续重要的会议。

起初李德并不觉得有什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感觉自己在这里,没有实现价值的机会,于是,在1937年的时候,李德决定从延安返回苏联。

不久之后,李德就向组织上汇报了这件事情,在理由那一栏上,他以自己不适应延安生活为由决定离开。

但是,就在他准备离开之际,毛主席却突然找到了他,并对他说道:“我知道你离开的心意已决,但是我还是想要提醒你一下,现在苏联正在搞大清洗,如果你现在回去,我怕你会有性命之忧啊!”

实际上,毛主席的这一担忧也并无道理,毕竟在大清洗的环境下,只要稍有嫌疑,就有可能被直接杀害,李德选择这个时候回去,属实不是一个好时机。

但是李德却满不在乎,他觉得自己在工作期间,并没有犯过什么大错,而且他始终忠于自己的信仰,因此他不顾毛主席的劝阻,还是离开了延安,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苏联。

果不其然,李德返回后不久,就被相关部门的人盯上了,之后,他就面临着一轮又一轮的审查,对于他工作的失误,也就是第5次反围剿失败的那件事,李德写了一份很长的报告。

幸运的是,苏联的相关部门,最终认定他与红军的失败关系并不大,这才保住了他的一条性命,直到那时,他才知道毛主席对他的担忧,是多么的有先见之明!

虽然这件事情不至于让李德丢掉性命,但是他却因为这件事被上级逐渐的弃用,没有了收入来源的他,只好在一家大学任教。

在之后的很多年里,他的生活一直平平淡淡,也没有什么波澜,在这样的日子中,他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再没有了往日指挥作战的英勇风采,直到1974年,李德在德国去世,享年74岁。

0 阅读:221
陶陶讲史

陶陶讲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