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刚刚宣布把印度关税提高到50%,比前几天公布的25%再加25%,因为印度拒绝停买俄罗斯石油,然后没有隔多久,莫迪就宣布8月31日到9月1日访华参加上合组织峰会,很明显印度这是在回应川普,意思就是你欺负我,那我就跟你的对手和好。 当印度总理莫迪的专机从德里国际机场起飞直抵北京时,这场跨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外交行程,恰逢印度经济遭遇美国关税重锤的至暗时刻。 8月6日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这个数字远超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税水平,直接将新德里推向经济悬崖边缘。 莫迪选择此时开启七年来的首次中国行,既是为破解困局寻找出路,也折射出南亚大国在国际博弈中的艰难处境。 这场贸易风暴的导火索,源于印度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印度仅2025年上半年就采购了价值78亿美元的俄油,相当于每天进口约40万桶。 白宫发言人指责这些石油通过黑市转卖牟利,但印度外交部的回应文件显示,其中83%的原油最终进入印度本土炼油厂,更关键的是,俄油价格较布伦特原油低18美元/桶,这对通胀率已攀升至6.9%的印度经济至关重要。 关税大棒砸下后,印度纺织业首当其冲,位于古吉拉特邦的Arvind纺织集团已收到美国客户取消3.2亿美元订单的通知,该集团30%的产能依赖对美出口。 能源命脉的危机更为致命,印度80%的原油依赖进口,俄罗斯原油因价格优势占据其进口总量的35%。新德里智库能源安全研究所的报告显示,若被迫转向其他渠道,印度汽油价格可能上涨28%,这将直接冲击占GDP 5.6%的交通运输业。 更令莫迪焦虑的是,美国同时冻结了印度价值120亿美元的稀土进口配额,这种战略资源对印度军工产业至关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莫迪政府突然释放改善对华关系的信号绝非偶然,7月24日中印恢复直航后,印度旅行社的西藏朝圣线路预订量两周内激增470%。 更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商业与工业部悄悄修改了外资审查规则,允许中国企业在电子制造领域持股上限提升至24%。 这些动作与上合峰会的时间节点形成微妙呼应——印度既想在中美之间保持战略平衡,又急需中国市场缓解燃眉之急。 当莫迪走下飞机舷梯时,他面对的不仅是天津会场的多边外交舞台,更是印度经济转型的生死时速,是继续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还是通过与中国合作寻找出路,这场始于经济制裁的外交转向,或许正在重塑亚洲地缘政治的新格局。
印度宣布莫迪将“访华参加重大活动”,白宫陷入沉默,川普脸色极为难看据新德里电
【23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