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靠一场大会,把全球机器人公司都喊来“交作业”了。
5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带着最新款亮相,比去年整整翻一倍。
特斯拉把量产计划摊开:2025几千台,2027冲50万台。
数字跳得猛,目的也直白——先把市场占住,再逼供应链降价。
供应链里最硬的环节是PEEK材料。
特斯拉用PEEK给Optimus减重10公斤,背后账算得清:每少一公斤,行走耗电就能省一点,量产时就省一大笔。
国内中研、沃特扩产的消息跟着放出来,正好卡在需求爆发前夜,抢的是定价权。
北京办大会不只搭台,更让产业链看到中国占全球四成PEEK消费量的底气:想买便宜高效的材料,只能来中国谈。
2025年8月这五天,表面是展览,其实是全球机器人公司排队递简历。
全球机器人公司排队递简历,你觉得谁会被北京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