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这一刀,砍得可真够狠的!昨天(8月6日),墨西哥突然宣布对中国产的环氧大豆油加税,每公斤收1.71美元反倾销税,而对巴西的同类产品只收0.13~1.16美元,中国产品的税率直接比巴西最高档还高出13倍,成本瞬间暴涨30%以上,这哪是"公平贸易"?简直就是针对中国制造的精准打击! 中国生产的环氧大豆油是一种环保型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和医疗器械等高端领域,由于国内产业链完善、技术成熟且价格具有竞争力,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旺盛,其中墨西哥是中国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 但墨西哥方面说,最近三年中国产品价格降了11%,导致他们的本土企业市场份额从35%掉到了22%,所以得"保护"一下自家产业,可问题是,同样被调查的巴西产品,为啥税率就能低那么多? 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巴西的环氧大豆油市场主要由ADM、邦吉等国际巨头掌控,这些跨国企业在墨西哥深耕多年,通过与当地企业合资建厂建立了牢固的政商关系网。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往往缺乏这种战略合作伙伴,在海外市场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因此更容易成为贸易监管的重点对象,尽管中国生产的环氧大豆油在纯度和质量上优于巴西产品,且价格更具竞争力,但这种物美价廉的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反而可能成为被指控"倾销"的把柄。 更麻烦的是,墨西哥这几年对中国产品特别"照顾",钢铁、陶瓷、化工品,动不动就加税,2023年对中国钢缆征收128%的反倾销税,直接逼退了一大批中国企业,这次环氧大豆油又被针对,明显是同样的套路:先让中国产品进来占市场,等本土企业顶不住了,就突然加税,逼中国企业退出。 要让产品卖出更高价格,可以通过获取国际认证来提升产品附加值,客户甚至会主动分担关税成本,为规避贸易壁垒,一些企业选择在海外建厂,利用当地贸易协定间接进入目标市场。 在市场竞争中,避免单纯打价格战,转而提供定制化服务或解决方案,以此增强客户黏性,让客户更看重价值而非价格。 墨西哥的贸易专家卡洛斯·佩雷斯说了一句大实话:"如果中国制造从‘便宜’变成‘不可替代’,那贸易大棒就不好使了,"说白了,咱们得让产品变得别人非买不可,而不是光靠低价竞争。 墨西哥这次加税,表面上是保护本国企业,其实反映了国际贸易的潜规则——根本没有绝对的"公平贸易",只有利益博弈。 巴西产品税率低,不是因为墨西哥"心软",而是因为巴西企业和墨西哥资本深度绑定,有利益关系,中国企业要想不被随便加税,也得学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比如找当地合作伙伴、搞好关系、争取政策支持。 但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得让产品变得"无可替代",比如中国控制镓、锗这两种关键金属的出口,别的国家就不敢随便对中国产品加税,因为怕被反制。 所以,中国企业未来不能光想着"便宜卖货",得在技术上突破,让产品变成别人不得不买的东西,到那时候,贸易战就不是"别人想打就能打"的了。
墨西哥这一刀,砍得可真够狠的!昨天(8月6日),墨西哥突然宣布对中国产的环氧大豆
物规硬核
2025-08-07 16:18: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