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汴梁教育|河南大学特色思政课之辛亥革命:铭记先烈志 薪火永相传

11月25日下午,一场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特色思政课在河南大学温情开讲。河南辛亥革命总司令张锺端的孙子张霱桂,以详实史料为基

11月25日下午,一场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特色思政课在河南大学温情开讲。河南辛亥革命总司令张锺端的孙子张霱桂,以详实史料为基、生动叙事为翼,带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同学们穿越百年风云,重温辛亥革命的波澜壮阔,体悟革命先烈的家国赤诚与精神伟力,赢得全场学子的热烈共鸣。

课堂以六大核心板块为脉络,系统铺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河南篇章的独特荣光。张霱桂深情讲述了祖父张锺端的革命生涯:这位出身河南许昌的先驱,1905年赴日留学时毅然加入同盟会。1907年为宣传革命思想,张锺端创办了《河南》杂志,与鲁迅等志士携手以笔为刃、以文为旗,向沉疴已久的旧中国发出振聋发聩的革命呐喊。该杂志鼎盛时期与《民报》齐名,成为传播进步思想的重要阵地。授课中,老师还聚焦《河南》杂志的深远影响、河南留日学生的爱国奔走、开封起义的艰难筹备与悲壮挫折等关键节点,生动再现了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为理想献身的英勇壮举。据悉,烈士们牺牲后,革命党人沈竹白、段拱辰冒死收殓安葬。1981年,烈士墓迁建至禹王台公园,历经多次修缮更名,如今已成为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纪念地。

最令人动容的是革命精神的代代赓续。张锺端的遗孤张梦梅、张兆梅兄弟自幼浸染革命思想,早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苏维埃运动与教育事业,将先辈的理想信念融入奋斗征程。而后世子孙亦始终铭记遗志,积极参与辛亥革命纪念活动,让红色家族的精神血脉在时代长河中绵延不绝。

课程尾声,张霱桂感慨万千:从辛亥革命的枪声划破长夜,到新时代的征程砥砺前行,无数先烈前赴后继的牺牲与奉献,换来了今日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的崭新局面。这堂思政课不仅让同学们触摸到河南辛亥革命的鲜活细节,更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深刻感悟到爱国情怀的厚重分量与牺牲精神的时代价值。

开封,这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思政教学宝藏。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张锺端起义遗址等革命遗迹,镌刻着中原儿女的爱国热忱与斗争精神,成为滋养初心、淬炼品格的天然课堂。此次特色授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打造的思政创新实践,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李爱勇等老师全程统筹安排,成功实现红色历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让百年革命故事成为滋养青年成长的精神养分。

供稿:河南大学